這次建立的唐朝,其實就是吳國。
李存勖看著情報是連連搖頭。
“眾卿,這徐知誥廢黜了楊吳的傀儡國王!這都算什麼事啊。本身楊吳就是擅自立國,目無朝廷!好啦,現在徐知誥也有樣學樣,跟著那楊行密,他也來篡逆一回。”
朝臣們又是好笑,又是氣憤,不覺吵鬨起來,張景進連忙請各位肅靜。
如果按資曆來說,現在在明政殿上伺候皇上的,應該是張居翰了。但是李存勖不想要飛石直的首領過多地拋頭露麵,於是張景進也就子承父業,繼承了張承業的位置,站到了明政殿上。
本來是偽梁從二品的首領公公,現在被李存勖給他升成了從一品的禦前公公,離正一品的大內總管張居翰,僅僅一步之遙。
不過,搞垮梁朝這件事上,張景進功不可沒。給他升官,也是理所應當。
隻有薛王看不順眼。
不是針對誰,而是針對所有宦官。
當年昭宗皇帝,可是受了遺命,要清除宦官的。
雖然最後屠殺宦官的任務,是由朱全忠來完成的。
但是李唐王朝的皇親們,鑒於僖宗皇帝的遺命,對宦官集團總是充滿仇視。
現在看見張景進狐假虎威,李知柔就笑著說道:“小張公公,滿朝文武,也是對李昪篡奪大唐國號心有不滿,所以才議論兩句嘛。理不辯不明,何妨讓大家說兩句呢?”
對於這個前唐的薛王,張景進當然知道他深受皇上器重,犯不著跟他鬥氣,也就嘿嘿一笑。
“咱家也是想大家可能還有旨意要說呢。這麼著,且看大家如何評價,薛王殿下,如何啊?”
薛王當然不能阻擋皇上說話,聽張景進的意思,也不是跟自己對著乾,所以也就靜下來,等著皇上發話了。
李存勖聽見李知柔與張景進的對話,心想這就是兩大派係啊,一個文官集團,一個宦官集團。自己當然要站在文官集團這邊,為朝臣樹立榜樣。
“知柔啊,朕想先聽聽你的高論。”
很平常的一句話,但是已經表明自己的態度了。一個是與薛王關係親近,一個是對薛王的倚重。
李知柔當然聽出了皇上的意思,也就懶得再去尋張景進的晦氣,直接回答皇上的問話。
“聖人,臣並無高論,不過拋磚引玉,博聖人一笑罷了。”
李存勖點點頭,隻聽李知柔講他的看法。
“臣以為,李昪本是乞丐出身,大約的確本姓李,但為徐溫收養之後,早已改名徐知誥。如今冒認太宗皇帝為其先祖,又說其六世祖乃憲宗皇帝第八子建王李恪,其實不論怎麼說,都是攀龍附鳳而已。真正的大唐正統,臣以為隻有陛下一人而已。他自稱為‘唐’,隻好叫他‘偽唐’。”
李存勖點了點頭。
“嗯,朕也奇怪,從來不知道的人,現在居然成了親戚,哈哈。”
眾臣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安重誨連忙啟奏。
“聖人,臣以為,薛王說他攀龍附鳳,倒也罷了。如今隻看他,在大朝會之時,如何行事?”
眾臣對大朝會都不清楚,李存勖就讓安重誨把這個事給大家說說。
郭崇韜笑了笑。
“聖人,臣聽了此事前後,覺得何不將大朝會與大陳設,合二為一,定在冬至之日舉行?”
李存勖聽了這個建議,心中一動,是啊,冬至也是大日子啊,怎麼原先就一股勁隻想著元正呢?看來集思廣益,果然是個好法子啊。
看了看薛王。
“新唐書院的大院長,你說呢?”
這回可真是碰到李知柔的強項了,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