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恐懼從何而來(1 / 2)

看郭崇韜取出文書,皇上又有了想法。

“張公公,馬上去偏殿,把任圜叫過來。”

任圜當然馬上就來了。

皇上還是劈頭就說:“任圜,你去查一下這個公文包的製作流程,儘快造一批公文包出來。今後朝臣上朝,彆拿笏板了,拿公文包吧,那個還實用些。”

任圜不知道什麼叫公文包,馬上返回偏殿去查詢資料了。

皇上這才笑著跟郭崇韜說:“朝臣手執笏板,倒是蠻有儀式感,可是不實用。有個什麼文書呈遞,還要去懷裡掏呀掏的。”

一邊說,一邊回到禦座,就在禦案上打開郭崇韜的伐蜀策看了起來。

很快看完了,沉吟一下。

“安時之見,伐蜀其實是為了平楚?”

自己的主張,伐蜀是為了夾攻吐蕃,與振武軍南北對進,夾攻吐蕃的。但是郭安時卻主張順江而下,收取馬楚。

馬楚,當然也是必須收取的藩國。

郭崇韜畢恭畢敬:“聖人,臣是想,馬楚未必就肯歸順,那時如果奄有蜀地,自可順江而下,平楚,掃偽唐,則天下之事定矣。”

李存勖又想了想,點頭笑道:“無所謂啊。關鍵是要先打下蜀地。這樣一來,既可北進破吐蕃,也可南下平楚、平偽唐,朕的統一大業,如此一來就可說大局已定!”

拿著伐蜀策準備回太極宮,又遇到馮道了。

唉,你不是在乖乖看書嗎?

馮道一臉諂笑:“聖人,剛才臣看了聖人所賜群書,可謂聞所未聞啊,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李存勖笑著說:“可道,你看懂了嗎?”

馮道有些尷尬,這些工業製造方麵的書籍,他看起來真是有些頭暈。字是認得的,但是內容串起來,就算是有參考圖,也還是糊裡糊塗。

不過他要問的是另一個問題:“聖人,臣自當努力學習。隻是臣所不解者,第一,是這些奇書,陛下從何而來啊?”

好家夥,直接來問書籍的來曆?你猜我會告訴你萬元域的秘密嗎?

“這些書啊,都是毗沙天王所賜啊。你以為天王隻是給了朕一個千裡眼神器嗎?錯!天王還給了朕大批的治國興邦所需的書籍啊,書籍,那才是國家興盛的根本所在嘛。你看這次大陳設,各藩國是不是對新唐大有崇拜之心啦?”

馮道連連點頭,提出第二個問題:“聖人,臣聽說這些書,都要給新唐書院的學生做教材?”

李存勖看看他,這不是明擺著嗎?

馮道繼續說道:“然而臣以為,這些奇書,其實非聖賢之書,無以傳聖人之道,恐於安邦定國無益啊。臣大膽,還想請陛下三思。”

李存勖不以為然:“可道,還說什麼三思、四思?朕早就思過無數回了!國家沒有富強,如何能實現統一,海清河晏,百姓安寧?朕昔年在民間之時,朕的義父不過想求一個王法昌明的好地方,卻不可得,反而被邠寧軍屠殺!”

想起義父的慘死,李存勖又是滿腔激憤,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好像眼眶又有些熱了。

馮道沒有想過皇上居然有過這樣悲痛的往昔,跟著皇上連連歎息:“是啊,真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李存勖有些不滿:“哪裡是艱難的問題,是生死的問題!生死!所以可道,這些書,隻要能經世致用,讓國家富強百姓安寧,就是好書,就該讓學子們好生學習,不僅要傳聖人之道,更要開太平之世!”

馮道本來還想爭論兩句,但想到皇上正在悲憤之時,現在爭辯,隻能是火上澆油,根本勸不過來,弄得不好,皇上又要請自己吃牢飯了。

見馮道已經無言可對,李存勖也不去太極宮了,直接去坤寧宮,看看帝國未來的太子。

太子!

哎,自己穿越的時候,怎麼不是個太子?

馬上想到,自己穿越時候的太子,德王李裕,卻碌碌無能,最後慘死在朱溫手下。

如果自己是李裕,情況會不同嗎?

估計差不了多少,就那個昭宗皇帝,不修教化,治國無方,大唐這駕馬車被他趕下了深淵,自己也難免池魚之禍。

這麼說,還是這個沙陀老爹好啊。

嗯,還沒歸還令箭呢。

此時軟輿已經到了坤寧宮,巧雲和小鳳她們早就在門口迎接了。皇上直接進了大門,看見皇後也在迎接自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