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令下,王衍現身,立刻怒斥王宗弼欺君犯上,罪不容誅。
使者灰溜溜地回見王宗弼,告訴他,皇帝已經在唐營了!
不僅王宗弼,連王宗儼、王宗昱、王宗勳這幾位,全都慌了,這才想起來去查看皇帝下落,自然是“查無此人”。
王宗弼連連搖頭,他根本沒想到,這個整日花天酒地寫詩吟詩的王衍,現在竟然這麼有尿性,居然敢率先投降!
小徐後冷冰冰砸過來一句話:“連投降之事都要君臣相爭,先帝有知,豈不愧死!”
王宗弼才不理她呢。
回到大營,王宗儼提出一個計較:“宗弼,不如將兩位太後扣留為人質,然後與唐軍談判?”
王宗弼連連搖頭。他根本看不起這兩個女人,也不相信與唐軍談判時,這兩個女人會有什麼分量。
唐軍將領又不是王衍。
王宗勳也出謀劃策:“或許,咱們奉兩宮出降。隻要對唐軍態度誠懇,宗弼你還是能保住榮華富貴啊。”
王宗弼看看他。
心想你還不如不說呢。這不什麼都沒有,隻剩下“誠懇”兩個字,人家能聽嗎?
咬了咬牙,王宗弼最後吐出一句話:“諸君,咱們若是據城一戰,勝負能有幾分?”
是啊,如果守住成都,好歹手中有個砝碼,談判時候,才好討價還價嘛。
王宗儼實在聽不下去了。
“宗弼,現在皇上已經投降唐軍,就在德陽。你現在據城堅守,法統何在?軍心動搖,士氣低落,用這樣的軍隊抵抗擁有法術的唐軍,唉。”
話沒說完,也不必說完了。
王宗弼到底是個老將,馬上做了決定。首先,命王宗儼帶人去,將兩宮接回皇宮,優待處置。其次,命王宗昱馬上打開城門,遣使迎接唐軍。
成都,不戰而降。
幾天以後,西川四麵行營都統郭崇韜,終於率領主力大軍,開進了成都,接受了王衍、王宗弼等人的投降。
投降不是目的。
目的是新唐將怎樣處置蜀國君臣?
王宗弼一直以“西川留後”自居,現在則公開向郭崇韜伸手要官,讓朝廷封他為西川節度使。
當然有保證。按照新唐的規矩來,他這個節度使,今後何去何從,一概聽從聖人指派。
郭崇韜沒有這種打算。
王宗弼本來就是蜀國的軍中大佬,現在還讓你來當西川節度使,得,這蜀國剛滅,馬上又出來一個蜀國。
鐵板釘釘。
所以,他口頭上答應著王宗弼,但是給朝廷上書,卻是請封王宗弼為山南西道節度使。
最起碼,要讓王宗弼挪個窩,讓他去興元府去做節度使。
王宗弼向王宗儼大發牢騷:“如果不是王某打開城門,唐軍現在還在城外苦鬥吧!連個節度使都不肯給我,唉,王某真是懷疑,當初決定投降,對不對?”
王宗儼趕緊拉住他:“宗弼,依我之見,成都作為亡國之都,必將多事。你離開成都去往興元府,那可是唐僖宗曾經住過的地方,龍居啊!你尚有何憾?”
聽說王宗弼終於去上任了,郭崇韜鬆了口氣,馬上任命兩個兒子,郭廷信為鹽茶專賣使,郭廷誨為九門巡查使,把成都的兵權和財權都控製在自己手中了。
而安重誨與李繼儼,隻有相對苦笑。本來,這兩個職位,是應該屬於他們的。
在皇宮裡,王衍與太後、小徐後見麵後,大家惴惴不安。連投降都如此艱險,今後還會有好日子過嗎?就在這個時候,王承修來了。
有一位叫蒲禹卿的官員,居然在大玄門題詩,現在已經轟動全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