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頷首,似見怪不怪。
他拍了拍手,像是拍灰一樣,將手中的一些麵餅屑拍掉,又用一塊抹布擦了擦手。
這才再度看向朱標,道:“咱大明自立國以來,就一直不受這些儒生待見,私底下不知多少儒生罵咱,咱其實心裡跟明鏡一樣。”
“不過咱不怕。”
“咱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還能被這些儒生罵死不成?”
“就現在,天底下都不知有多少儒生想著元人再度打回來,將咱的大明給滅了。”
“當年咱攻破元大都時,城中多少的士人、文官為蒙古人搖旗呐喊,多少人殉元啊。”
“咱都看在眼裡。”
“從那時起,咱就知道,這些儒生是喂不飽的,他們隻想要跪下去效忠那些胡人。”
“不過咱手中有刀。”
“他們膽敢在咱眼底下跟胡人去眉來眼去,咱都給砍了,咱也不想著讓這些人效忠咱,效忠大明。”
“咱隻是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讓他們乖乖替咱辦事,辦好了,咱有賞,辦不好,咱就殺了。”
“咱不慣著!”
朱元璋聲音很冷,帶著陰冷的殺意跟不屑,這股殺氣,近乎是不加遮掩跟赤裸的。
他也不覺得自己這做法有錯。
相較信人。
他更願意相信手中的刀。
朱元璋抬眸,將眼中殺意收斂起來,重新恢複到最初的漠視態度,道:“給咱說說吧。”
“這人是怎麼罵咱大明的,又是怎麼給胡人呐喊招魂的。”
朱標搖頭。
這次父皇猜錯了。
這人不是為元人搖旗呐喊,也不是為北逃的大元招魂,而是針對的父皇跟大明。
朱標道:“這人非是為北元那些蒙古人聲張,而是隻為反對父皇跟大明,認為大明必亡於農民起義。”
“因為父皇不愛民。”
朱元璋嗤笑一聲,滿眼的輕蔑跟不屑,若是其他,他或許還會想想該怎麼反駁,但說他不愛民,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這根本用不著他反駁。
也無人會信。
他這一輩子最大的得意跟自豪,便是愛民之舉,得到百姓愛戴,過往每有百姓誇讚,即便隻是官員呈上的奏疏,都能讓他高興好一陣。
他出身底層,深知民間疾苦。
若是不愛民,豈會以百姓為重?又豈會早早定下對百姓征收的田租,又豈會一而再的減免苛捐雜稅?
朱元璋不怒反笑道:“咱不愛民?嗬嗬,曆朝曆代的帝王裡,咱才是最愛民的,漢文帝都不如咱。”
“要不是咱,天下這些百姓,還活在元人的鐵蹄之下,民不聊生,要不是咱,恢複中華,咱這大好河山也早就完了。”
“眼下咱大明朝百姓安居樂業,百姓安定,咱也定下了子子孫孫不得加稅的祖訓,百姓會造咱的反?”
朱元璋對這些話嗤之以鼻。
朱標也道:“父皇對天下的功業,根本不是外人知曉的,這些流言蜚語也終上不得台麵。”
“隻能讓人發笑。”
“不過這人的確似跟過往的反明之人不同,他在那篇文章上對父皇創下的功業做了一個評價。”
“稱父皇對天下的治理,為洪武之治,足以跟曆史上其他盛世大治比肩。”
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