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朱元璋將手中毛筆放下,揉了揉太陽穴,也是感到了一些疲倦。
他一天沒睡了。
最近發生的事很多,除了科舉的事,還有壽州、滁州的大水,受災人數達十幾萬了,沿路流民逃難的百姓眾多,各地官府都在不斷上書,希望朝廷能撥款撥糧賑災。
對於賑災。
大明已有較為完善的體係。
隻是這些年大明天災沒斷過,麵對著這一連串的煩心事,朱元璋心中也是十分的惱火。
他驅逐韃虜,恢複中華,還收複了中原失去數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是真正的承天命而生,為何建立的大明會這麼的多災多難?
當真是他失德?
朱元璋冷冷的盯著高聳大殿露出的天窗,眼中滿是桀驁跟不服。
“賊老天!”
“咱既能打下這江山,也定能坐穩這天下,你給咱瞧好了,這天下咱坐的會比誰都穩。”
他冷哼一聲,這才收回目光。
他伸手接過宦官遞過來的熱氣騰騰的帕子,上麵甚至還有幾個洞,朱元璋也不在意,伸手擦了擦臉,讓自己精神不少。
就在這時。
樸狗兒進殿,輕聲道:“啟稟陛下,韓國公到了。”
“讓他進來吧。”朱元璋將帕子扔到一旁,喝了一口熱茶,這才將目光看向殿外。
殿內。
李善長小心翼翼的進殿,目光微不可查的打量了眼四周,這才恭敬的作揖道:“臣李善長參見陛下。”
朱元璋額首,打了個哈欠,虛眯著眼,道:“善長啊,最近朝中可有什麼事發生?”
李善長道:“回陛下,近日朝中並無大事發生,唯一要緊的,便是壽州滁州大水,不少百姓受災。”
“不過朝廷早已下令,沿途各級官府一直在積極收治百姓,如今雨水小了不少,應該用不了多久就會停,到時組織恢複一下生產,應該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朱元璋點頭。
他已有些昏昏欲睡,連打了數個哈欠,慢悠悠道:“壽州大水的事咱倒是不怎麼關心。”
“咱關心的是科舉。”
“咱聽說這次科舉有人舞弊!”
李善長目光微凝,狐疑的看著朱元璋,有些不解,這次科舉哪來舞弊的可能?
他跟朱標全程參與,其他官員根本沒有插手的機會,唯一一次,還是殿下親自處理的。
李善長道:“臣沒明白。”
朱元璋睜開眼,一雙虎目變得炯炯有神,帶著迫人的氣勢,他冷冷的盯著李善長,道:“咱說有!”
“還請陛下明示。”李善長道。
朱元璋冷哼一聲,從桌上取出一份奏疏,扔到李善長腳邊,道:“那你就給咱好好看看。”
“看完再回答。”
李善長眼皮一跳,也不敢怠慢,連忙伸手將地上奏疏撿起,仔細看了起來,當看到上麵出現的一個熟悉名字時,他臉色微變。
“陛下,可能有什麼誤會。”
“誤會?”朱元璋嗤笑一聲,滿眼不屑道:“咱不覺得有什麼誤會,你弟弟李存義這段時間見了不少淮西出身的士人。”
“而好巧不巧這些人都中了。”
“你給咱說是誤會?”
朱元璋站起身,手指著李善長,漠然道:“你這個弟弟,咱看在你的份上,已經很寬容了。”
“他跟胡惟庸可是姻親,胡惟庸案發,咱沒有怪罪,已經夠寬宏大量了,他李存義也該收斂收斂點了。”
“但咱錯了。”
“有的人就是喂不熟的。”
“這科舉舞弊,或許是有可能有誤會,那販賣奴仆?逼良為娼呢?這些也都是誤會?”
“這天下就這麼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