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1 / 2)

“這有什麼區彆嗎?”朱標正襟危坐。

官府經商,最終不還是交給官員經商嗎?朝廷不依舊隻能從中抽取鹽稅?

夏之白搖頭道:“不一樣。”

“而這就是大明目前最大的問題。”

“當今陛下書讀的太多,某種程度上,已經把書讀死了。”

“隻會照本宣科。”

朱標臉色一沉,卻也沒有發作。

夏之白道:“自漢代以來,曆朝曆代都采取將鹽鐵官營,設置專門的鹽戶生產食鹽,朝廷統一上收,而後通過各種商賈將鹽販售出去,朝廷從中抽取高額的鹽稅。”

“從宋代以來,官商漸漸合流。”

“不少官員通過手中職權,壟斷了一方的食鹽供應,借此獨攬其中暴利。”

“大明吸取經驗,嚴禁官員經商,並多出各種限製。”

“最終卻是把路走窄了。”

“朝廷隻看到了官商勾結,魚肉百姓,卻是沒有看到,在這種路徑下,官員攬獲了多大的暴利,更沒有看到,宋代朝廷,借此收取了多少的鹽稅,大明如今的鹽稅占商稅近半。”

“卻隻到手區區百萬兩。”

“何等寒酸。”

“但殿下可還記得,當初我是如何批評陛下的嗎?”

“陛下是想成為天下唯一的地主。”

“隻是陛下這個想法,有時又讓人不禁發笑,因為陛下想成為的這個地主,卻是當的不倫不類的,心裡隻想著視百姓為奴仆,視官員為長工,卻是沒有想過,將天下的產業,視為朝廷的官產。”

“將過去的官商更進一步。”

“直接變成官府經商,這些暴利產業的餘利,皆落入朝廷的口袋。”

“陛下的視野哪怕開闊一點,野心大一點,貪一點,看到宋代朝廷收上的商稅,也該眼紅了,結果當今陛下是如何做的?分明自家田裡種著數不儘的莊稼,卻始終死守著那一個乞討的破碗,想著去哪討點飯。”

“讓人貽笑大方。”

朱標眼皮跳了跳,也是生出一抹慍色。

這畢竟是自己的父皇。

豈能這麼羞辱。

他在心中暗暗沉思了一下,卻又感覺不無道理。

但這個口子很難開。

太過離經叛道了,曆朝曆代哪有這麼做的?

官府經商,這豈不是與民爭利?而且這豈不是在放縱官員的貪腐?

這風氣一開,結果難料。

變數太大。

朱標猶豫一陣後,還是搖了搖頭。

太過冒險了。

而且要改很多東西。

這會造成天下極大的動蕩跟不安。

朱標押了一口茶,將茶杯捧在手中,緩緩道:“你的想法很激進,也的確有幾分可取之處,但治國是不能這麼急功近利的,而且你能夠想到這些想法,宋代的朝廷官員豈能想不到?我大明朝的官員又豈會想不到?”

“但至今無人寫過這般奏疏。”

“這或許也足以證明,你的想法難經推敲。”

夏之白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他沉聲道:“這就是我這次來的目的。”

“我要親自去實踐一番。”

“不過我其實知道大致的問題所在。”

“一來,宋代是與士大夫共天下,公家跟士大夫並不是一體,士大夫自身獲利,自不會拱手讓利。”

朱標蹙眉。

夏之白繼續道:“至於大明官員為何沒人上疏,因為當今陛下不願意聽。”

“陛下對於商業運作,有自己的想法。”

“大明的食鹽生產份額,某種程度上是定額的,是朝廷通過計算人口,再規定食鹽的配給製度,進行量入為出開采的。”

“陛下想要的天下是一個相對靜止的天下。”

“甚至是一成不變的。”

“定額規定天下收上的田租,定額生產多少食鹽,還有鐵器等等,讓天下始終處於一個缺少變化的狀況,通過這種形式,讓天下長期處於一潭死水,減少因為需求增加,產量增加,可能出現的貪心跟欲望,讓自家天下一直持續下去。”

“大明的官員深諳這點,自不會去自討沒趣。”

“而且朝廷約束的越死,越能給下麵官員上下其手的機會。”

“他們自也不樂意去變。”

“最後一點,也是很多官員望而卻步的,便是運輸問題。”

“食鹽運輸不易,若是朝廷負責,定然要拿出不少的錢糧,而這是當下朝廷根本給不起的,加之一些官員有意誇大運輸成本和販售價格,也讓陛下不禁望而卻步。”

朱標目光微闔。

他已大致明白了夏之白的來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