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明朝版拚夕夕?如此商戰?!(1 / 2)

六月六,雨過天晴。

天空如水洗一般,澄澈碧潔。

雨後的清晨,空氣中帶著陣陣清爽的濕氣。

應天府的街道上,早已是人頭攢動,做買賣的、做工的,早早就背著行當,在街頭叫喚起來了。

在城中最繁華的街巷,而今已不能隻用熱鬨來形容了。

完全是人聲鼎沸。

街巷上站滿了人,全都好奇的張望著。

今日是京鹽販售的日子。

京鹽,便是那位新科狀元郎,為自己的鹽業命的名字,京都鹽業。

雖還未正式開張,但城中早就流傳著各種風聲。

早早便有各種市井、鄉野的人前來蹲候,有的是真心想買鹽的,也有好奇宣傳這麼久的鹽,價格會比尋常低多少,還有的隻是前來看熱鬨的,人心不一。

路邊。

京都鹽業對側有一間三樓茶舍。

在三樓的雅間中,幾名身穿‘粗布麻衣’的中年人,正冷漠的朝下望去。

他們外表的確穿著的是層粗布麻衣,但裡麵的內襯,可全都是上好的綾羅綢緞。

官府規定,商賈不能穿錦衣。

他們自不敢違抗,因而出門在外,都披著粗布麻衣。

但外套之內,則全由喜好。

雅間裡,身形精乾的羅姓商人,捧著一碗剛沏好的茶,冷冷的望著窗外,眉宇跟皺紋幾乎擠在了一起,冷笑道:“這狀元郎,還真是會造勢,鹽是一粒沒有賣,倒是把全城人的目光吸引過來了。”

“可惜這麼多人,不知多少人是真心想買,多少人是想看他笑話。”

“嗬嗬。”

一旁一個大腹便便的男子,摸著滾圓的肚子,嘿笑道:“人家是狀元郎,心氣高著呢,要不怎麼會天天在城中喊著叫著,要為民紓難,要為民解憂,還要百姓都吃得起鹽,吃的上鹽,更能吃的上好鹽。”

“就是不知,等真的開售,賣不上價,會是怎樣臉色。”

“當今皇上可就隻給了他三月時間。”

“眼下已是第三月了。”

羅乾從懷裡掏出十枚銅錢,排排的放在桌上,看向一旁的管家道:“等會鹽鋪開張,替我去買點,就當是我賣給這位狀元郎一點麵子,不然堂堂的狀元,被我等商人欺頭,我等實在良心不安。”

雅間內響起一陣歡聲笑語。

其他人也紛紛從懷裡掏出幾枚銅錢。

讓這名下人代買。

羅乾揶揄道:“這位狀元郎,年紀不大,野心倒是不小,還沒有正式開售,就一直在說,要讓鹽價大降價,還打著讓百姓吃得起鹽,吃得起好鹽的口號,但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鹽這東西說貴也貴,說不貴也不貴。”

“人人都要吃。”

“不吃還不行。”

“但我等商人從朝廷手中獲得鹽引,加上鹽稅,這就已是一斤鹽五文錢了,還有各種中途運輸費用,還有上下打點等等,直接就突破到了十六七,我等自己也有一大家子要養,這鹽價自然就突破到二十文了。”

“前陣子壽州、滁州發大水,食鹽供應不足,鹽價更是漲到了三十文。”

“他又能降到多少?”

“二十五?”有人笑著開口。

羅乾道:“二十五,我們倒是可以,他隻怕不行,他要負責製鹽、運鹽,還有售鹽,花銷比我們高不少,哪怕為了討好民眾,真的以二十五文的價格銷售,我們也可直接用更低的價格壓著。”

“鹽這行當,不是他能參與的。”

羅乾冷笑一聲,端著大碗茶,站到了窗台前。

他看了眼天色,已到時間了。

果然。

羅乾對時間把握的很準。

在他走向窗台時,緊閉的京都鹽鋪,那被十幾塊門板封著的店鋪,終於被一塊又一塊的取下了,這個在應天府傳了一兩個月的‘京都鹽鋪’也第一次揭開了神秘麵紗。

隻不過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鹽。

而是一塊木牌子。

上麵掛著一堆‘0’的符號。

他們唯一認得的是最後麵的‘斤’字。

就在外麵眾人好奇詢問時,一個白麵文吏走了出來。

他冷麵道:“安靜。”

“我知道最近城中有很多傳言。”

“有誹謗的,有中傷的,也有追捧的,還有吐槽的。”

“我京都鹽業並不在意。”

“事實勝於雄辯。”

“今日六月六,我司長官定在今日,便是想討個好彩頭。”

“你們應當也知道,我家長官乃新科狀元,才華橫溢,而且心念百姓,為了為民解憂,也為了解民生疾苦。”

“這才主動從商。”

“意欲為百姓減負,讓天下人吃的上鹽。”

“所以我們長官說了。”

“你們也可以將這些話記住。”

“凡七日內,來我京都鹽鋪買鹽者,一斤隻需十八文。”

文吏的話剛說出口,四周就響起一陣轟然聲,人群就像是破堤的洪水一般,嗖的一下就湧到了案前。

文吏猝不及防

之下,也是差點被頂翻。

“十八文?這麼便宜,給我來一斤。”

“我先來,我要兩斤。”

“.”

聽到這個低廉的價格,四周百姓如潮水般湧來。

這幾個月,應天府鹽價一直在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