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1 / 2)

六月初旬。

天氣已略發顯得燥熱。

郭桓坐在轎子中,朝自己府邸回去。

作為戶部侍郎,朝堂正三品大員,他自洪武四年被朝廷以賢良舉薦為官後,便一直官路亨通,備受皇恩,在去年更是為陛下‘試任’戶部尚書,可謂是春風得意。

但也是從去年開始。

他並沒真被任命為戶部尚書,而是被降為了戶部右侍郎。

從這時起,郭桓就感到風向漸漸不太對了。

一來:朝廷開始有禦史彈劾自己了,雖都被自己以各種理由搪塞回去了,但陛下對自己的親近已大不如前,二來:最近朝中傳出了一陣風聲,便是陛下感覺朝中有人在蒙蔽視聽。

最後。

在幾天前,翰林院官員突襲戶部,拿走了戶部不少賬目,至今都沒有送回。

從傳出的種種傳言跟氛圍來講,陛下明顯是對戶部有了不信任,想要對戶部進行一番嚴查。

這讓郭桓如何不驚顫?

他深知陛下對貪官汙吏的處理的殘暴。

若是真為陛下發現戶部有徇私舞弊,隻怕戶部真要出大事情了。

隻是任憑郭桓這幾日怎麼打聽,都始終沒有打聽到具體消息,這讓他本就懸著的心,此刻也是愈發緊張忐忑起來。

他是知道自己如何上位的。

便在於精通經濟學問,憑借著對賬簿的審理,他入到戶部之後,可謂是如魚得水,任憑朝中大風大浪,他自巋然不動,始終長青,還在曆經‘胡惟庸案’、‘空印案’後,一步步的填補朝中空缺,最終坐到了如今位置。

他對自己的才能有著足夠的自信。

甚至於.

他還有更大野望。

想成為大明真正的戶部尚書。

轎子內。

郭桓始終難以平靜心神。

這次翰林院的動作,讓他一直如鯁在喉。

他總感覺會出事。

良久。

郭桓目光一沉,他掀開轎子的簾子,望向一旁引路的官差,道:“李常,你去給左侍郎王道亨,侍郎胡益傳個話,問下他們,對於這次翰林院動作,可有什麼眉目,我有些心神不寧,總感覺要出事。”

“還有.”

郭桓遲疑一下,還是搖了搖頭:“算了,就先去問這兩人吧。”

“希望隻是我庸人自擾吧。”

郭桓放下轎簾,重新閉目養神,心裡依舊不安。

他回想著近幾年來,朝廷的大小事宜,思索著自己可有落下把柄,最終都一一否定了。

他在戶部任事,向來手腳乾淨。

但這次的風向,明顯不是空穴來風,陛下想查戶部,也不是一日兩日了,歸根到底,並不是戶部被發現了問題,而是陛下對戶部的情況有了不滿。

至於為何不滿。

郭桓其實早就清楚原因。

便在於陛下對北元始終不放心,想要一鼓作氣將北元覆滅,但朝廷開國以來,已開始了五次北伐,耗費了大量的民力國力,短時間根本就沒法再征繳那麼多錢糧。

正因為此。

戶部尚書一直被替換。

從最開始的粟恕,再到自己的‘試任’再到如今的徐鐸(duo),兩年換了三次,但都難以達到目的,但陛下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再一而再的強壓,要他們籌集到北伐的糧草,最終戶部的確找到了辦法。

便是預征。

提前向地方商人和裡長征後幾年的賦稅。

不過這些東西,都是不能擺在明麵上的,就有了很多暗箱操作的機會。

而這一切都是戶部在不聲張的暗地操作。

但無論是郭桓還是徐鐸,亦或者是左侍郎王道亨,侍郎胡益,他們都很清楚一件事,這是私下做的,並不為‘朝廷’認可,那些高出的攤派指標,最終都不會去兌現,也沒法兌現。

因而最後一定會有人‘背鍋’。

在他被陛下從戶部一把手,貶為‘三把手’時,郭桓心中還暗暗高興了一陣,因為他不用承擔這個主責了,真在地方鬨起了民怨,也是徐鐸要麵對的。

隻是他沒有想到,陛下沒按他們預想去做。

而是直接開始了查賬。

郭桓有些慌了。

戶部的賬,經得起粗查,但經不起細查。

最終查到誰頭上,誰就可能背下這最大的‘罪’,以陛下對外展示的‘殘暴’,隻怕滅九族都不夠,這不是郭桓能接受的,他可以承擔一定罪責,但決不能是主責。

他還不想死。

他必須搞清楚,陛下是怎麼查賬的。

作為經濟學問出身的官員,他很有信心,隻要知曉陛下是怎麼查賬的,就能大致猜到會落到誰頭上。

唯有弄清楚了,他才能安心。

郭桓睜開眼,眼神很煩躁,始終沒法定下心。

他伸手,想掀開簾子,隻是在觸到簾子時,又把手縮了回來。

就在這時。

外麵響起一陣嘈雜聲響。

這讓本就心緒難寧的郭桓更加心煩意燥,也終於是發起火來:“來人,去給我查一下,究竟是誰人在街上大聲喧嘩?讓他們都閉

嘴,大庭廣眾,當眾喧嘩,成何體統?”

郭桓的貼身管家鄭襖連忙道:“小的這就讓他們安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