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得國最正,但心最為不正!(1 / 2)

偏殿。

夏之白在殿中等了一陣,朱標才姍姍到來。

朱標神色有些疲態。

見到夏之白,更是不下意識的打了個哈欠,顯得精力有些不濟,他讓宦官給自己泡一杯濃茶,又讓給夏之白準備一杯淡茶,兩人就這麼一前一後坐著。

朱標沒有開口。

夏之白同樣沒有率先出聲。

兩人都保持著沉默。

等到茶水送來,朱標吹了吹熱氣,繃著臉喝了一口,才將目光看向夏之白道:“夏之白,你離開京都有九個多月了吧?具體去了哪裡,不妨給孤說說,孤對你的路線,可是十分的好奇。”

夏之白點了點頭,平靜道:“在下在離開京都時,便跟陛下說過,要整合北方的鹽市。”

“這九個多月,除開最初在北平的停留,其餘時間,都奔走於北方各府,將我的鹽市整合計劃,一一告訴給地方官府,雖然其中多有波折跟刁難,但最終還是如願所償了。”

“在十天前,我去了山東的兗州東平。”

“兗州?”朱標愣了一下。

不知道為什麼夏之白會突然提起這個地方。

但沉思了一下,也知道是怎麼回事,眼中閃過一抹異色,好奇道:“我若是沒有記錯,郭桓身死時,你並沒在場,在郭桓接受朝廷審訊時,伱也沒去獄中看過,等日後郭桓被抄家後,你也是全程沒有去,你是如何兌現的承諾?”

朱標一臉好奇。

他剛才隻是反應遲鈍了一下。

畢竟昨夜沒怎麼休息,也趕了個早朝,精力不濟,意識有些不清醒,反應也稍顯遲鈍,但還是很快想明白了,兗州東平是郭桓的故土,郭桓出事前,跟夏之白見過一麵,並拜托夏之白送衣冠回故土。

但據他所知。

夏之白從那日一麵後,就再也沒跟郭桓有過任何交集。

夏之白從何處尋得的郭桓衣冠之物?

難道兩人早前就有過交集?

夏之白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笑著道:“我的確去了一趟郭桓的老家,如今的東平已沒有一戶郭姓人家了,原本姓郭的人家都主動改名避禍了,至於衣冠,哈哈。”

夏之白突然笑了起來,道:“我並沒有送郭桓衣冠回去。”

“我隻給郭桓帶回去了一磚一瓦。”

“郭府的一磚一瓦。”

“讓郭桓死後,有一磚能落腳,有一瓦能遮風擋雨。”

“讓他死後不至於成個孤魂野鬼。”

“至於其他所謂的‘衣冠’,對郭桓而言,沒有太多意義,反而會遭來一些不必要的事端,東平很窮,哪怕是一塊布,若是為人發現了,都會引來一陣爭搶,郭桓人已死,還是希望他死後能得一些安寧。”

朱標一愣。

他怔怔的望著夏之白,對夏之白的做法也是認可。

兗州東平因郭桓的事,郭氏被夷滅了九族,這對東平一個小縣影響很大。

若是夏之白真給郭桓立了個不錯的衣冠塚,隻怕會惹來不少的事端,也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一磚一瓦,的確是最好的選擇,既給了郭桓一個體麵,夏之白自己也為當初的承諾,給出了一個相對完美的交代。

的確很有智慧。

至於一磚一瓦從何而來。

這更是簡單,郭家滿門抄斬,整個家都被抄了。

磚瓦同樣流落一地。

夏之白尋個人,取一兩片完好的,再簡單不過,也不會為人注意。

朱標道:“你做的很好。”

“郭桓為大明效力的時間不短,雖犯下了滔天重罪,但畢竟還是有過功勞,你能考慮的如此周全,也算是了了郭桓的身前之願了。”

夏之白笑著道:“商人重信。”

“當時收了郭桓一百兩銀子,自然要履行承諾,不然豈不壞了自己名聲。”

朱標看著夏之白,搖了搖頭道:“你這人還真是奇怪,有時顯得異常的桀驁不馴,有時又顯得彬彬有禮,時而變得偏激瘋狂,又能表現的很理智從容,能做出各種讓人瞠目結舌的事,同樣也能做出讓人敬佩的事。”

“讓人實在看不穿,看不透,看不明。”

“孤很好奇。”

“你究竟打著什麼心思?”

“你的第一份奏疏,孤看了,在拿到那份奏疏時,僅僅是開篇,就讓孤不由脊背發寒,有種如芒在背的刺痛,等孤真的將那份奏疏看完,隻感到了一陣的驚恐跟不安。”

“孤知道你誌向遠大,也的確是心懷著天下。”

“但孤就想知道。”

“你究竟把大明當成了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