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得國最正,但心最為不正!(2 / 2)

“你對天下做了這麼深刻的剖析,也提出了讓人毛骨悚然的觀點,究竟想表達什麼?”

“你那副願景之下,天下又是何等模樣?”

“孤想不到!”

朱標雙目深邃的看向夏之白,等待著夏之白給出答複。

夏之白沉默了一下,緩緩道:“古人曾留下過這麼一句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也開創性的提出了一個大同社會。”

“我想要天下達成的,便是這樣的一個大同社會。”

“隻是陛下跟殿下都多

慮了。”

“天下的運行,從來都不是一條筆直的路,而是彎彎曲曲的,有起有落,有前進,同樣也有倒退,想達成那樣一個大同社會,至少數百年,乃至上千年,都達不到的。”

“但我之所圖,的確是天下,注定要去往的方向。”

“隻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摸索跟探尋。”

“我並不強求。”

“但在你眼中,我大明是秦隋。”朱標冷聲道,目光有些冰冷。

夏之白點了點頭,又再度搖了搖頭,笑著道:“秦隋,就我而言,對當時的天下,起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們對大亂後的天下處於摸索階段,因而在治理天下時,都犯下了很多的錯誤,最終為後續的漢唐取代,漢唐吸取了前朝的教訓,繼而為天下開創出了一個鼎盛的盛世。”

“五代十國,夏遼金,以及宋,同樣是處於分裂,處於一個大破大立的階段。”

“隻是為蒙古靠著野蠻強行摧毀了進程。”

“大明繼續。”

“宋代末期,天下的傳統政治就已日趨腐敗,舊體製的內部也已然麵臨著崩解,就當今陛下看來,是商業跟商品生產,導致了這種局勢的出現,因而極度的壓製商業,想通過這種舉動,讓天下恢複過往的體係。”

“但陛下錯估了一件事。”

“商業跟商品生產隻是天下變化的表象。”

“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於隨著舊有社會等級的瓦解,過去傳統的等級製,已經在天下不適用了。”

“隻是如今的天下,還無法證明,或者是不願去接受,舊的社會體製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依舊任由著天下依循著過往的慣性,但事實,天下的根本變化,除了最表麵的商,更突出的表現在於社會的權貴。”

“如今明顯的階級社會,早已取代了原有傳統的等級社會。”

“過往的社會等級也早就失去了昔日光彩。”

“當今陛下其實是察覺到一些,隻是當今陛下不願讓大明做‘隋唐’,陛下想讓大明做‘漢唐’,因而當今陛下直接在元朝的基礎上做縫補,甚至靠著自己的強權,強行維護支撐著這個舊的社會等級體製。”

“這是一種曆史的倒退。”

“隻不過我能夠理解這一切的發生。”

“因為曆史的發展,本就是螺旋的,並不是直來直去的。”

“大明身處的社會,的確還沒有脫離開等級社會的結構,隻是對舊的等級觀念發生了改變。”

“大明處在一個上不上,下不下的階段。”

“大明向上,就必須接受這種改變,重新梳理天下結構。”

“大明如果真這麼做了,就極有可能成為‘秦隋’,一步到位的結果,就是天下變得混亂,混亂就意味著不可控,對於一個大一統王朝,不可控就意味著有傾覆的危險。”

“當今陛下的選擇是向下。”

“靠著絕對的集權,靠著絕對的強勢,壓迫天下朝著舊形態恢複,讓天下依舊處於過往的形態,繼而保障大明不會早亡,天下很多地位相對低下的人,早就想脫掉舊有的衣裳,但當今陛下不準,讓他們必須穿著,不穿就殺了。”

“這種強權性質的逼迫倒退是很嚇人的。”

“對天下的破壞也很大。”

“最終導致的結果,要麼是徹底的曆史倒退,要麼是上下徹底的脫節,即下層隨著時間,會逐漸推開封閉的凝固的自然社會結構,破除天下很多不公的政策跟習俗,也會不斷打破底層的傳統等級,自己尋求提高社會的地位。”

“而上層則逐步腐壞,最終徹底無可救藥。”

“繼續維持當下的狀況,大明日後會出現一個很矛盾的現象。”

“就是傳統政治越來越腐敗,而另一方麵,社會經濟等各方麵卻日趨繁榮,這也是體製轉化過程中的必然。”

“隻是上層的腐敗,最終會導致,大明的臣子會越來越沒有血性跟骨氣,若有外患,則可能徹底崩塌,身子骨再堅硬,若是腦子出了問題,再強悍的身體,也發揮不了作用。”

“若是這強健的身子骨,再經曆一番殘酷的摧毀,曆史原本的進程,則會出現更大幅的後退。”

“這也將是天下莫大的悲哀。”

“想重新提振起來,隻怕要耗費不知多少時間,死傷不知多少百姓了。”

“大明得國最正。”

“但得國後的心不正了啊!”

夏之白長歎一聲,眼中閃過一抹戚色。

某種意義上,大明就是二世而亡,隻不過朱元璋靠著自己的個人智慧,讓朱家的子孫,重新奪了天下,隻是因為一脈相承,最終讓天下走了個巨大的‘之’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