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妻如果多幾個兒子,嫡子之間的爭鬥,就好比是孝景帝跟梁王劉武,竇太後一味希望劉武做孝景帝的皇太子,其實就是嫡子之間爭鬥的另一種體現。
所以嫡妻多生幾個兒子都會有禍事,最好隻有一個嫡長子。
“可是男子嘛,一旦有了財帛權勢,哪裡可能隻有一個嫡妻,而沒有幾房妾室小寵。又不是納不了媵妾的賤民,權貴之家多幾個玩物,不是什麼大事。既然有了妾室,庶子自然是免不了的。自古以來,子嗣的話,沒有什麼人家是會嫌多的。如此看來,嫡庶之爭,自然是無可避免的。”
東方朔輕啄了一口麵前案幾上,用白瓷描著牡丹的峨眉雪茗,滿足地喟歎了一句,“好茶!陛下日後可得多多包涵,為了這茶,卑臣也要來多多攪擾了。”
“素日裡也沒見你少喝了去。”劉徹瞧了他一眼,也端起杯子喝茶。
東方朔哈哈直笑,“隻是茶雖好,峨眉茶為綠茶,用描著牡丹的茶盞來裝…….似乎不甚妥當啊。”
在他看來,綠茶應用白瓷的杯子喝,更顯得兩廂得益。
“曼倩,朕聽聞每次你從朕這兒用過膳食,帶走的膳食皆拿去討好長安城的女郎們”劉徹慢條斯理地放下手中的茶盞,“來朕這兒穿著舊衣,然後討了新的絹帛,便徑直去了女郎們的家中。家中有肉有絹帛,每年便更換一個妻子。但凡你的妻子,從未超過過一年的辰光。如此作為,似乎也不太妥當啊。”
君兒喜歡牡丹,不僅這溫室殿,還有宣室殿,君兒從未去住過的椒房殿,整個漢宮的花園裡,都被他布滿了牡丹。
若非如今不是牡丹的花期,開滿園子的就不是桃李,而是滿園的牡丹了。
東方朔明知是因為君兒的原因,還故意這麼說,無非就是打趣他偏著君兒。
他疼自己的妻子,莫非還有什麼過錯不成?
“卑臣不知,原來市井流言竟然成了這般!哎呀,卑臣這可是大大的冤枉啊!”東方朔呼籲大叫,一立而起,滿臉的不可置信,“陛下,卑臣可是隻有一個妻子啊,連妾室都不曾有過,可不像主父大人一般,左擁右抱,儘享齊人之福。”
東方朔跟主父偃二人的際遇,說來十分相同,也不儘然。
相同的是,二人皆是通過上書被劉徹所征辟,隻不過東方朔是劉徹繼位之時,廣召賢良之士,在漢室征四方英才時被詔拜為郎,而主父偃是通過衛青舉薦,而後才能上書給劉徹,當日就得到劉徹親自接見。
東方朔被征辟之時,不過隻有十九歲,乃是一個尚未及冠的少年郎君。主父偃來到長安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年過中年,周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受到儒生學子的排擠,潦倒極了的境況。
兩人到了長安之後,東方朔就如同他說的,雖然巧舌如簧,總是顯得十分貪財好色的模樣,卻隻有一個妻子。
主父偃則恰好相反。
臣子諸侯送給他財帛金子,美人玩物,他向來都是來者不拒,毫不收斂。
這些劉徹自然知曉,可是臣子收受一些財物,天子根本不會去計較,也沒必要去管。
水至清則無魚,哪個官員是乾乾淨淨,從不貪汙受賄,手上完全是清白的?
主父偃顯然也是這麼認為的,他毫不在意地開口,“漢室的郎君們,隨意找幾個妾室美人,連個事兒都算不上。隻要那些女子們安安分分,自有她們的好處,她們隻管生兒育女就儘夠了。東方大人享不了這個福氣,可不能眼紅吾等啊哈哈哈哈…….”
“主父大人說得也有理,時下世情如此,確實不是什麼大事兒。”東方朔也搖頭笑了笑。
誰知上首坐著的劉徹卻把手裡的杯盞以放,收斂了臉上的笑,“朕倒是覺得,曼倩所為甚好。少了妾室庶子,自是能夠更加和睦。嫡庶要想安然無事,家宅安寧,隻怕不易。”
君兒就坐在屏風後麵,他可不能讓君兒在孕中還擔憂他會召幸他人。他對君兒的心天地可鑒,萬不能被東方朔跟主父偃給敗壞了名聲。
太醫令說過,婦人有孕的時候,本來就多思多想。眼下他們正是風聲鶴唳的時候,四處都有人窺伺,危機四伏。
他本來就對彆的女郎沒有任何興致,假如君兒一時錯了主意,跟他鬨起了不快,傷了身子,他如何能受得住?
東方朔跟主父偃自然知曉劉徹目下隻守著皇後一人,自然誰也不會去討不快,便打著哈哈,將此事揭了過去。
“昔年周天子得天下,而後分封諸侯,已經替後人找到了解決之法”主父偃另起了話頭,連上了之前一直在說的,“周天子把功臣姬姓族人各自分封,雖然後來沒有了轄製諸侯的實力,可在分封之初,可是頗為讓人歡欣鼓舞的喜事。
“當年高祖分封劉姓諸王,是為了應對當時的局勢,拱衛漢室。隻是時移世易,如今諸侯王不再是臣服漢室天子,一心效忠君王的諸侯爵王爵了。
“漢室立國已久,宗室繁衍,王國侯國眾多,皆以嫡長子為嗣子繼承爵位。其他諸侯之嫡次子,嫡幼子,乃至庶子,皆無寸土。皆是劉氏子孫,皆是高祖血脈,何以厚此薄彼到了如此地步,何以彰顯漢室之仁孝之道,高祖之於劉氏皇族的恩德?“
“景方是說,將諸侯王之封國分封諸子,不再是隻由嫡長子承嗣?”劉徹狹長的丹鳳眼裡閃過一絲光芒,挺直了背脊,眯著眼睛看著主父偃。
東方朔拍手,眼睛亮得驚人,“諸侯王少說也有好幾個兒子,把封國皆分封出去,大國變成了小國,強國變成了弱國,而諸侯王卻不得不分!那畢竟是他們自己的兒子,但凡他們搖一下頭,父子離心,妻妾鬨事,近在咫尺!”
父子,夫妻,妻妾,這些看上去緊密,實則一旦有了利益糾葛,就會頃刻間反目的,人世間最微妙的關係。
眼下諸侯王的嫡長子外,其他兒子不會有一寸封地,隻會有一些財物跟田地罷了。這也就是說,假如諸侯王嫡長子繼位,其他人甚至連貴族的身份都維持不過兩代,更彆說襲爵,有封地供養,能夠養軍隊,製造武器等等。
沒有人天生就比他人低賤,庶子也就罷了,本來生母身份就不會太高,可是嫡長子的親弟弟們,嫡次子跟嫡幼子,可就不會這麼想了。
他們隻會覺得,同父同母的兄弟,憑什麼嫡長子就能得到一切,而作為弟弟們就要被施舍一般,給些東西就像乞丐一樣打發出去,心裡如果一點怨懟也沒有,隻能是心如止水的聖人了。
若是父子夫妻感情甚好的諸侯王,那就更好了。既然我們感情深厚,那將封國分給兒子們,你們為何不願意呢?莫非平時的慈父好兄長都是裝出來的,到了關鍵時候便打算換一張臉了嗎?
主父偃拊掌讚道,“正是!此之謂光明正大的陽謀。明著削藩,所有的諸侯王皆會群起而反之。
但是這是施恩於諸侯王,施恩於劉氏皇族,諸侯王拿什麼理由來造反呢?此之謂推恩,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大善!”東方朔喜形於色,提高了語聲,激動地開口。
這就好比鈍刀子割肉,能夠削弱諸侯國,但是諸侯王卻不得不捏著鼻子受了。
諸侯王未嘗沒有聰明人,知道如此分封,會極大地削弱諸侯國的實力。
一個有戶籍有數十萬人,封地千裡的封國,跟戶籍隻有百人,封地不過十裡的地界,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大象跟螞蟻,要輪一**小,豈非可笑?
如若諸侯王不從漢室之政令,不僅是跟漢室為敵,先是後院起火。
眼下可不是當年孝景帝七國之亂的時候了。
這些年的漢室,仿佛被開啟了一把名叫行商的鑰匙,但凡哪個能走得動的,都去做了商人了。
手藝人,商人,哪怕是說書人,都是時下極其能掙錢的行當。黃河決口,大量流離失所的災民,不僅被遷往百越閩越,還帶去了中原的農耕農具,還有高產的紅薯土豆之類的作物。
唯有關係到自己裹腹,庶民們便會想儘辦法提高紅薯玉米等的產量,不斷改良種植的法子,順應天時。
南下的災民驚奇地發現,南方種植稻米紅薯,不僅更加容易成活,而且出產的次數更多。溫暖多雨的南方,如果沒有了瘟疫跟瘴氣,是一塊更加適宜居住的地方。
而文錦翁主,如今的漢室皇後的封地就是在百越。現下的百越,不僅有醫術高超,數量不少的良醫,眾多的藥材,更是早就有了築造好的城池,不限製辰光的集市。
隻要不是手腳不勤快的懶漢,就算是庶民,也不會輕易餓死,甚至賣兒鬻女才能過活,每家每戶都還有許多餘糧。
各式商業的繁榮,給漢室帶來了充沛的稅收。朝廷不僅免除了庶民的人頭稅,還大幅減免了田稅。
文錦票號裡麵,有著數不儘的財帛黃金,儘管已經有了不少的實力頗大的票號,可光是文錦票號的金子,就足夠天子對付造反的諸侯王了。
富足的生活帶來了人口的繁衍,不再征收丁稅更是讓本就看重子嗣的庶民們喜笑顏開,醫學堂的盛行更是不再輕易讓庶民死於看不起病。
此時此刻的漢室朝廷,不僅有人,有錢,有糧,有物,有馬,還有天下的民心。
作者有話要說: 蠢作者貼錯了!捂臉,太晚了腦子都糊塗了,完全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