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玦麵露茫然:“啊?”
“……你完全沒聽?”
“不然呢?”謝玦神情詭異地反問:“你不會覺得我上課的時候能聽進去吧?先說好啊,我們的約定隻是我好好坐在那裡裝作好好聽課,這部分不在我們一開始約好的範疇內。”
他特意強調了“裝作”兩個字。
“坐在那麼靠前的位置,大腦還是會排斥知識的進入嗎?”
“?”謝玦道:“這是態度問題,不是智力問題,彆以為我沒聽出來你在諷刺我。”
“沒有,隨口一說。”池翰墨道:“那我就從這段開頭大概給你說一下每一句是什麼意思,其實拆解開來意思很好理解,也方便記憶。”
他無意再在和謝玦的鬥嘴上浪費太長時間。
“那你說吧。”謝玦不太情願地把課本扯到兩人桌子中間的位置。
池翰墨身子往謝玦的方向稍微側了側,拿了根筆指著課本上的句子給謝玦翻譯:
“第一句,披繡闥,俯雕甍,指的是打開雕花的門,俯視華美的屋脊。披指的是打開,繡為雕花,闥,這個你不認識的字你理解為門就行,你看他的結構,外邊就是一個門的部首。俯就是俯視,這個雕和前麵的繡不太一樣,在這個句子裡指的不是雕花,而是形容華麗美觀,甍這個字就是屋脊,要是難以理解,你就可以想象成是古建築中充當結構的脊梁。”
池翰墨一邊說一邊看謝玦的反應。
老師上課的時候講得要更細,還拓展了好多內容,他已經簡化了很多內容,用一種最容易理解的方式給謝玦拆解開了。
可看著謝玦眼睛發直的樣子,池翰墨在心裡猶豫了一下,想自己是不是講得太細了。
見謝玦不說話,池翰墨問:“聽懂了吧,記住沒?你就把前六個字理解成一種……古建築風景的宣傳片那種感覺,推開雕花的門,俯視華貴美麗的屋脊,這種感覺。”
“寫這文的……”謝玦看了一眼這篇文章的作者:“王勃,他有多高?是不是個巨人?”
什麼莫名其妙的問題?
池翰墨問:“作者的身高和這篇文章有什麼關係?”
謝玦一臉納悶地問他:“古代又沒有無人機,他為什麼可以俯視屋子?”
池翰墨乾脆沒理他,錯開筆尖指向下一句:“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意思是山峰和平原都儘收眼底,湖水山川曲折彎繞令人驚歎。”
謝玦露出不理解的神情:“他這是怎麼做到的?”
池翰墨閉了閉眼,融入對方的腦回路:“你就理解成無人機視角吧。”
“古代有什麼類無人機發明嗎?還是他站在什麼高處了?”
池翰墨問他:“你看這篇文章叫什麼名字?”
“滕王閣序啊。”
“那有沒有可能是作者站在閣頂,登高望遠,寫下了這篇文章呢?”
謝玦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你背了這麼半天,也不了解一下文章背景嗎?”
“很重要嗎?”
“……算了。”
見謝玦終於不再糾結什麼無人機了,池翰墨繼續往下講:“後邊這兩句,意思是房屋密集,有不少富貴人家。船隻塞滿了整個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