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爭取儘可能的殺傷眼前的這支敵軍前鋒部隊,最好是乾掉他們兩三千人,這樣才能夠為後續師長大人親自率領的主力部隊抵達後看,進一步的擴大己方的兵力優勢,為戰略大決戰的最終勝利爭取更大的機會。
在徐中書的注視下,第四連持續向前,他們借助地形的掩護,沿著左前方向不斷的突進,他們的行軍隊列和當代其他藩鎮的部隊,乃至和第六師內部的其他部隊都不一樣。
他們沒有列隊前進,而是散開來,士兵和士兵之間並不密集,彼此間隔達到了五六米,同時借助著地形前進,這樣看似隊形散亂,但實際上在吳冠林搞出來的新型輕步兵戰術的標準戰鬥突擊姿態。
該戰術在進攻的時候,追求的是在運動中以火力消滅對方,並借助地形保護自己,以散開的隊形躲避敵軍炮擊。
在防守作戰的時候,則是迅速集中兵力,通過挖掘戰壕或者直接利用地形作為掩體,並以密集火力進行攔截作戰,必要時候直接發起反衝鋒!
吳冠林自己說,他的這種新型輕步兵戰術是把‘運動、火力、突擊’三者結合了起來,能夠在短時間內集中或展開兵力,在行軍隊形和戰鬥隊形中迅速轉換,攻防一體。
早先的時候徐中書當吳冠林吹牛,但是現在,徐中書卻是真覺得這個吳冠林不愧是羅海軍事學院步科頭名,這肚子裡還算有點墨水。
有了戰術,還得有體係,很不巧,第六師特有的連排班三級指揮體係,在線列時代裡作用一般般,甚至以前不少人覺得這樣指揮體係過於繁瑣,軍官太多了。
但是現在在輕步兵戰術之下,卻是可以讓部隊有效的串聯起來,讓上級軍官順利指揮部隊。
所以彆看第四連現在的隊形似乎很散亂,但實際上連長唐希林卻是牢牢指揮著他的部隊呢。
後裝步槍、散兵線戰術、連排班指揮體係,當這三者結合起來後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戰爭模式的徹底改變!
這一點第一步兵團的很多軍官們已經深有體會,不管是基層的唐希林還是高層的徐中書,他們都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戰鬥模式,和其他藩鎮的軍隊都不一樣。
他們都知道,但是不代表著對麵的郡守府前鋒部隊也知道啊!
甄長東看著前方的敵軍一連,不斷的借助地形進行快速躍進,己方的幾門騎兵炮也試過開火攔截,但是效果幾乎沒有。
對方的陣型散的太開了,士兵和士兵之間的間隔達到了五六米,而且還借助地形突進,己方的五斤騎兵炮的炮彈打出去落在他們之間,根本沒發揮出來應該有的效果。
用後裝步槍的敵軍他見過,卻是沒有見過用這種散兵隊形發起衝擊的。
他剿滅過的南海新軍的耗子們,用的也是後裝步槍啊,在雙方的攻防作戰裡,雙方依舊是以密集線列隊形作戰的。
當然了,每當這個時候,甄長東就會下令己方的炮兵部隊狠狠的把他們的隊列打到徹底崩潰為止!
但是今天,對方的隊形卻是散的太開了!
此時,他略微轉頭道:“騎兵部隊能出動嗎?”
既然炮兵不行,那麼就用騎兵了!
但是一旁的騎兵軍官卻是略微猶豫道:“這出擊是可以出擊,但是敵軍的一千多騎兵就在一側虎視眈眈,我們這要是出動的話,恐怕是正中他們的下懷啊!”
可不是嘛,他們的騎兵部隊如果敢現在殺出去衝擊第一步兵團的步兵,一邊的第六師第一騎兵團直接就能殺出去衝擊他們騎兵部隊的側翼,甚至攔腰截斷!
到時候騎兵部隊慘敗是必然的,一旦騎兵部隊都完蛋了,隻剩下騎炮兵和步兵可是沒辦法作戰的。
這種野外遭遇戰鬥,騎兵的作用是巨大的。
而能抗衡、牽製敵軍騎兵的,永遠都是己方的騎兵!
一旦己方的騎兵被乾掉,那麼等待這四五千人的下場估計不會太好,全軍覆滅都有可能。
所以甄長東很快就是收回了目光。
騎兵不能輕動,騎炮兵又是作用有限。
那麼接下來該怎麼做?
甄長東稍微思索過後,直接道:“傳令全軍,就地構防禦工事!”
誰說自己兵力多就一定要主動進攻的,難道自己就不能挖好戰壕,坐等敵軍傻乎乎衝上來嗎?
自己不過是前鋒部隊而言,而看對方這點兵力,估計也是前鋒部隊,前鋒部隊之間的交戰嘛。
能贏最好,實在不行把他們牽製住,等待後方主力部隊抵達也行。
他率領本部出發之前,上頭可是親自交代過他,此番東進,首要任務就是牽製住對方。
所以他這支前鋒部隊的任務,是牽製住對手。
而後頭的兩師主力部隊,他們的戰略任務依舊是牽製住對手。
牽製住對手後,等待南邊的第一師主力部隊抵達。
然後雙方回師來一個前後夾擊,如此,大勝可期!
在如此的戰略目的下,甄長東根本就不著急,他直接下令部隊開始就地構築防禦工事。
這一幕讓對麵的唐希林看了,都是有些無語了!
麵對自己區區一個步兵連的進攻,對方竟然連反攻的意圖都沒有,竟然直接轉身就跑,然後回去開始躲在山坡後麵挖戰壕。
現在怎麼辦?
唐希林有些拿不定注意了。
他的任務是開辟通道,吸引敵軍反撲。
但是現在看來,人家都主動放棄攔截了,通道都不用開辟,敵軍更加不反撲!
這讓唐希林不由自主的看向後方,他希望自己的營長能夠給自己更加明確的命令。
繼續衝上去還是說先退回去!
很快他就接到了營部的命令:繼續前進,發起試探性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