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逆流暗湧(2 / 2)

要沒下崗,他們這些人想要加工資,那得等到猴年馬月?!

通知裡說的很明確,下崗,就是讓願意乾活的人多拿錢,不願意乾活的少拿錢,不乾活的人,不拿錢!

至於下崗的人,也有補償安置,具體怎麼辦,現在還沒公布,誰都不太敢在這時候鬨事,萬一原來補償條件還不錯,結果一鬨事,反而給的少了呢?

跑了兩天,嘴皮子都磨破了,李明浩愕然發現,自己在廠子裡的威望大不如前,最後願意出來支持他的,就剩下那麼一小撮鐵杆!

沒人支持,沒有群眾基礎,怎麼去和廠長談判?!

李明浩還影影約約意識到一個更大的問題如果大家都不支持,是不是說明自己想錯了?

下崗還真是件好事?

“屁的好事!”劉德才一拍桌子,痛心疾首的說“小李,你糊塗啦!這要是讓他得逞了,以後咱們工人還有什麼地位可言?廠子成了他的一言堂,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以後工人就成了他賺錢的機器,他就能肆無忌憚的壓榨工人,不錯,我們是走市場經濟路線,但是你彆忘了,前麵還有‘社會主義’四個大字!絕對不是讓資本家當家作主!”

“李師傅,再說了,還有兩百多離退休工人呢!他們可都是老同誌啊,沒了這份收入,他們能願意?他們怎麼過日子啊?!靠著幾千塊錢補償,坐吃山空?!”二車間年輕工人賀強說。

賀強父母都是廠子裡得離退休工人,一家三口,一個人上班,三個人拿錢,雖說工人工資不高,可三個人加一塊,一個月有快九百,日子過得相當不錯!

老人能花幾個錢?父母的退休工資,最後都是賀強的。

可是要下崗,就算賀強能留在崗位上,可整個家庭的收入,一下子就減少了一大半!

廠子裡有一些像賀強這樣,父母雙方或者一方都是退休工人的,這些人,大多也都像賀強這樣反對下崗。

“這倒是,這些老同誌在廠子裡乾了一輩子,不能沒著落啊!”李明浩嗯了一聲。

劉德才說“我去找過他們,這些人聽到要下崗,有的當時眼淚就下來了。不光是為了錢,心裡憋屈啊,在廠子裡乾了一輩子,廠子就是他們的家,現在算個什麼事?隨便來個毛頭小子,就把他們從家裡趕走了!這不是強盜嘛!”

賀強也在邊上煽風點火繼續說“當初說隻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響應了國家號召,結果老了老了,沒人管他們了!就一個子女,又要上班,又要照顧老婆孩子,還要養兩個老人,這日子怎麼過?!”

賀強這話就有點強詞奪理了。

計劃生育是82年才施行的,至今不過10年而已,響應計劃生育,隻生一個的這批人基本都沒退休,扯不上。

不過這個理由還是有一定煽動力的。

“老劉師傅,這個事,我肯定是要說話的,但是現在這個情況不樂觀,咱們要換一個戰略思想了。”李明浩說。

“你講怎麼辦,我聽你的!”劉德才說。

“光是我出頭肯定不行了,你老在廠子裡有威望,要發動人,不光是在崗的,那些退休的老同誌,你也要發動,我也去再聯係一些同誌,我們把聲勢才能儘量造大!”

“這不用你說,我既然來找你,就沒想著自己當縮頭烏龜!”

“好!”李明浩點點頭,繼續說“現在看起來,下崗恐怕是在所難免了,那我們能為工人做的,就是爭取最好的下崗條件!”

“小李啊,你這個立場轉變的怎麼這麼快啊?!爭取條件,資本家講話能相信嗎?下了崗,他不給錢怎麼辦?!這種事還少嗎!”劉德才說。

“我們就是要確保,錢在下崗的時候就能到位!不給錢,錢不給足,那就堅決不答應,鬨到市裡去也不行!”李明浩說。

“那你講多少錢合適?”劉德才問。

李明浩想了想,忽然露出一個高深莫測得笑容,說“多少錢都不合適!”

“嗯?你這話怎麼講?!”劉德才不解。

“老劉師傅你想啊,給多少錢能讓人吃一輩子?少了,給個幾千,那肯定不行,多了,給個兩三萬,三百號人下崗,那就是五六百萬,梁一飛肯定拿不出來吧!”

“那當然,他要是拿出來五六百萬,再加上之前花的錢,買咱們廠就等於花了一千萬了,那他沒賺頭。而且我聽說,廠子現在沒錢,他為了買原料,還是從其他地方擠了錢出來,手頭肯定沒這麼多錢。”劉德才講。

“那就對了嘛,沒錢,就暫時不能搞下崗。不下崗,那就按照之前我提出來的法子,使用聘用製,重新製定各種規章製度。”李明浩說。

劉德才想了想,一拍大腿“這是個辦法,這次搞不成,將來他就更搞不成,隻要講下崗,咱們就拖,拖幾次這事就得黃了!就這麼辦,就得讓這些資本家知道,誰才是講話算的人,彆以為有點臭錢,是個狗屁廠長,就能為所欲為!”

“行,我們現在就去聯係人!”李明浩說。

“師傅,李師傅,我剛才從廠裡過來,看到省廳國資局的人開車,把廠長接走了。會不會是國資局知道咱們廠要下崗的事,出麵管了呀?”有個工人問。

李明浩和劉德才相視對望一眼,他們兩的層次,遠遠夠不到和國資局領導對話的級彆,根本不清楚。

“國資局出麵管最好,不管咱們也不怕,咱們先把聲勢造起來,要是他不答應我們的條件,那我們也不客氣,帶著人,直接去國資局找領導!我還就不信了,國家就不管工人的死活?幫著資本家?!”劉德才吹胡子瞪眼說。

……

“同誌們,各位老板,我再強調一遍,搞改革,是為了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絕對不能本末倒置,不管人民群眾死活,尤其是我們省的改革,絕對不走這樣的路子!”

在濱海市另外一個大型工人區外,國資局的梁副處長,身穿普通的便衣,對七八個來自全省各地,買了國營企業的老板語重心長的說。

其中就有梁一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