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來幾個老板,倒是不認識,不過路上介紹過了,都是南江省裡買了國營企業的私企大老板。
論身家,梁一飛在裡麵也就是普普通通,其中有一個老板把隔壁中領市兩個大型紡織廠一塊拿下來了,那是加一起三四千人的超級大廠。
可以說,南江省企業改造的傑出人物、領軍人物,今天基本都到了,本人有事真過不來的,也派了專人來。
可是,今天卻不是開會,國資局先派車,把梁一飛接到了省廳,然後又派了三輛車,由梁副處長帶隊,來了這處濱海市最大也是最老的工人區之一市運輸公司廠區。
來之前,省廳特意通知,所有老板不帶大哥大,不穿西裝名牌,裝著越普通越好,送他們來的車,距離廠區還有一公裡就停下了,所有人下來步行。
很多老板,包括梁一飛在內,一開始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省廳這是什麼意思。
下車之後,步行過來的一路上,梁處長道明了原委。
今天來,是讓這些老板,親身感受一下,下崗工人的生活狀態,接受現場教育,希望他們在企業改革中,能儘可能的考慮到工人的利益,確保工人下崗後的生活問題。
嚴格來說,不是‘希望’,而是要求!
因為就在上周,濱海第一製藥廠出了一起重大事件!
事情太大,連媒體都壓著沒敢報道,梁一飛也才出院,所以他壓根不知道。
製藥廠從80年代中後期效益就越來越差,92年,也就是去年下半年,被賣給了一個外資老板,對方拿到廠子之後,立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一批人強製下崗。
當時的下崗方案,相對還算比較溫和分批次減少工資,三年之內,每年分彆依舊能拿基本工資的六成、四成和兩成,給工人一個過渡時間,三年後,和廠子裡完全脫離關係。
當時國資局和廠裡也是同意的。
可這個方案,執行起來,才發現不對頭。
92年還好點,到了93年,下崗工人的工資從六成,銳減到四成,算起來就90塊錢,再加上通貨膨脹,而這一年物價上漲卻很快,這90塊錢哪裡夠花?!
越來越多的下崗工人開始自謀生路。
有手藝的工人還好點,能出勞動力的男同誌,也能賺口飯吃。
可是有些女同誌就不好辦了,這些人要文化沒文化,要技術沒技術,以前在辦公室裡乾著毫無技術含量的重複勞動,天天打毛線聊家常,驟然讓他們去找工作,相當困難。
一部分年輕女同誌,就利用起了女人天然的優勢。
當初,嵐韻湖沒有三陪,但濱海市其他歌舞廳,這種下崗女工來進行陪侍的情況十分常見。
製藥廠有個家庭就是這樣情況,一家人,父親、母親、兒子、媳婦,四口人全部下崗,日子沒法過,兒子出去蹲三輪車,這個媳婦背著家裡去陪侍,幾個月下來,錢是賺到不少,人的心思也活泛了,過年期間,跟著個特區的老板跑了!
那家父母想不開,老太太喝了農藥,老頭子一氣之下中風,兒子把一腔怒火都發泄到了購買了製藥廠的外商身上!
要不是他買了廠子,如今一家四口還好端端的在廠子裡上班,哪會有今天?!
製藥廠下崗職工兔死狐悲,感同身受,一塊跟著那人鬨事,堵了製藥廠大門,圍住了外商的汽車據說還打了人。
這事情一下子鬨大了。
省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及時出麵解決,采用了一個沒辦法的辦法,廠子先暫停生產,之前工資,全部按照七成發。
可人家外商不乾了,談不攏,撤資閃人。
人跑了,事出了,原來已經頗有聲色的製藥廠,再一次陷入了停滯之中,各方麵都沒落到好,外資一撤,製藥廠賬上根本沒錢,擠壓著一大堆貨,這個爛攤子隻能國資局接手,政府掏錢來補貼廠子裡的在崗和下崗工人。
所以國資局緊急把這批老板召集在一起,現場教育,打預防針!
政府就那麼點錢,又要維持正常開支,又要搞建設,千萬不能再出類似的事了!
“你們講講,這個事能怪誰,哪方麵都不能怪,外商的安置政策算是不錯的,廠子裡的下崗工人一開始也是配合的,當地對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幫助也是有的,可誰能想到出了這麼個意外情況,那小婦女跟人跑了!現在倒好,製藥廠以前還能發一部分下崗工資,在崗的收入更高,可這麼搞下去,現在停產,用不了半年,所有人都拿不到錢!”
梁副處長邊走,邊和一群老板說“有人講,這次事故純屬意外,是倒黴,可是同誌們,老板們啊,你們想想,要是一個廠子幾百號幾千號工人一夜之間全部下崗,都沒工作,生活沒有著落,那這一類的意外,發生的概率會大大增加,今天是這個,明天說不定就是那個!我話說在前麵啊,接下來不管是誰,不管哪個廠,再有類似事件,你們自己解決,國資局不會出麵幫你們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