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時代交替(1 / 2)

這場暴風雨來的悄無聲息,即沒有在大型官媒上有任何評論員文章開道,高層也沒有下達任何能看得見的紅頭文件,各路官媒甚至沒有對此做什麼報道,好像壓根就沒有這回事。

但是保健品行業的從業者,卻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泰山一般得壓力。

首當其衝得,是保健品相關廣告。

以前,各地方電視台是最喜歡保健品行業的廣告的,原因無他,做保健品的有錢嘛,相關的公司又多,這幫人買起廣告來,幾乎是不計血本的。

這也是保健品行業的特點:成本的大部分都用在營銷上,賺十塊錢,怕是要有三四塊錢都落進了各級廣告、營銷單位的口袋裡。

像有的縣級市或者沒有什麼拳頭節目的小台,往往‘傍上’了一個大型保健品公司,就可以解決一大部分廣告任何,活得滋潤的狠,越是偏遠的台越是如此,保健品就喜歡麵向農村不發達的確做廣告。

所以保健品的宣傳部門和地方電視台之間的關係一向很融洽。

今年年關不一樣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全國的各大小地方台一夜之間,不約而同的開始抗拒保健品廣告,對於明年的廣告續約,能拖就拖,能躲就躲,躲瘟似的,想要繼續簽約十分的困難。

要說原因呢,電視台方麵一般也沒什麼明確的講法,隻說一些工作忙、投標單位多之類的場麵話。

漸漸的,保健品行業內傳出一種比較受到認可的說法:各地方台,原則上,明年不在黃金檔和熱門檔播放保健品廣告,不再任何時段,播放爆出過重大負麵新聞的保健品廣告。

這個內幕消息,來自於一個通知‘各單位嚴格審查保健品廣告’,通知裡,並沒有說就一定不能放保健品廣告,也沒有對時段進行要求,但要求電視台審查廣告的真實性,嚴禁虛假宣傳,嚴格把控保健品廣告占比等等。

理論上來講,保健品還是能上電視台的,但是由於這個通知的存在,大多數電視台已經不願意接保健品廣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電視台又不是專業醫療鑒定機構,它怎麼可能去保證廣告的真實性、保健品的真實效果?所以乾脆不要冒險,一刀切了事。

反正這些年改革開放,國內的各種產品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電視台廣告不愁賣不出去。

不僅電視如此,各地的紙質媒體反應更加激烈--電視廣告大部分都是按照年度或者季度出售,之前買下來的,依舊照常播放;可報紙雜誌之類的媒體,都是按照‘期’出售,乾脆就直接斷掉了保健品廣告的門。

保健品靠的就是宣傳,各路媒體把這條路一斷,從今年看還沒什麼明顯反應,但可以預見,今年結束之後,整個保健品行業將會進入一個從所未有的艱難時期。

保健品的‘宣傳營銷’,宣傳方麵出現了重大危機,營銷方麵,也好不到哪裡去。

一般情況下,保健品的銷售主要還是通過經銷商入駐各地的銷售網點:大到城市裡的商場、小到小鎮上的門市部、小賣部,外加頻繁的‘路演促銷’等方式進行。

到了年底,各地的工商管理部門,按照慣例,會對市場進行檢查整頓,今年也不例外。

但是今年的檢查,和往年有幾個明顯的不同。

首先,爭對性十分明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