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圍繞終端核心(2 / 2)

僅僅中國就有12億消費群體,終端又是一種更新換代很快的產品,把握住終端市場,就足夠支撐起一個國內頂尖的企業。

而目前國內專注於這方麵的企業鳳毛麟角,飛科必須從一開始就占據高地,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還有些話梁一飛並沒有去說,未來終端能帶來的,絕對不僅僅是終端銷售本身的價值。

第二點,則是建立業務體係。

梁一飛對於飛科的投資並不弱於飛源飲料,飛科的起步,無論是人員、設備,都可以說在一個很高的平台上,堪比國際水準,和國內那些白手起家的草台班子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僅僅把目光放在一個具體的產品‘手機’之上,顯然過於狹隘了。

圍繞終端表麵產品,去研發操作係統、芯片,必要的時候,可以采用收購廠家、購買專利等等方式,建立屬於飛科自己的技術王國。

軟件的係統、硬件的芯片,這些是一切電子產品最核心的東西,這些技術有了,不愁做不出好的終端,而所謂的終端,也絕不僅僅是小靈通通訊設備這一項。

這兩個要求,前一個是近期目標,短時間之內就能看到成效;後一個是長期甚至永遠的目標,需要不斷的投入,到達一定階段後,它會像一個永不枯竭的石油礦一般,不停的朝外湧出能促進整個企業發展提升的‘燃料’。

和之前梁一飛擁有的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同,飛科的起步的確高,技術人員和核心管理層大多都有海外經驗,或者是當前中國最前沿的一批人,可以立足中國開眼世界,對於他這兩個要求,非常能夠接受和理解。

隻是有一點梁一飛沒有提,作為一個通訊產品公司,他並沒有要求飛科去做通訊網絡解決方案,設備供應商之類的工作,把重點完全放在了直接麵向消費者的這一個環節,隻做最後一步,也就是終端,技術研發,也是圍繞著各種終端來。

看起來,在整個通訊網絡之中,是最後一步,無法掌握通訊網絡的核心要害。

梁一飛有他的考慮,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尤其是在通訊這種國家命脈的行業,永遠都不要妄圖去競爭或者替代,華為這樣的企業,中國有一個就足夠了,他很佩服華為,但絕對不希望自己的企業走華為的模式。

華為能夠存在壯大,很大一個原因,它其實並不是某個人,或者某一群人的,它屬於全體員工,而全體員工,換句話講,它是屬於人民的,屬於國家的。

此外,術業有專攻,貪多嚼不爛,飛科起步再好再好,也遠遠不到可以全麵開花,去涉足通訊每一個環節的地步。

會議召開完之後,梁一飛立刻跑了一趟杭城。

原是空裡,杭城才是小靈通真正的發源地,兩位小靈通之父:一位商界的UT斯達康老板吳英,一位電信的老總徐新福,先後都在杭城,梁一飛趕了時間差,如果再遲個半年到一年,小靈通這個業務也就輪不到他來做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