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眼光的問題(1 / 2)

嘴上講不想這麼說,但是既然已經說了,自然勾起了兩個年輕人的好奇心和憧憬。

倫敦生活著超過一萬隻的狐狸,大多都是野生,很奇怪的是,這些狐狸似乎比人類更加習慣這座城市,很少有‘朝外跑’的,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它們安逸的身影。

但是年輕人心不同,他們不像這些習慣了安逸的狐狸,遠處的風景才更加吸引他們。

即便國內的市場還沒有打開,聽到中國市場四個字,兩個年輕人的眼睛明顯的亮了一下。

必須承認,中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改革開放,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任何一個對於未來有著遠大理想的企業家,恐怕都願意分出一定的注意力,去關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變化,這這塊土地上散發出來的商業機會的氣息,更是像誘人的蜂蜜一樣,吸引著全世界的企業。

“梁先生,您可以幫助我們打開中國市場嗎?”拉裡忍不住問。

“那是未來的事,現在還遠遠談不上,我隻能說,如果有機會我可以嘗試,我想,我也有一定的能力。”梁一飛拋出一個香餌之後,就不再提這個話題,轉而繼續說:“但是我想對你們講的,並不是未來,而是現在。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不變,我對你們的經營管理研發等等,完全不加任何乾預,簡單來說,繼續由你們行使這部分權力。”

兩人相視對望了一眼,還是有些猶豫。

畢竟梁一飛提出的這個要求十分的罕見,不合規矩。

倒不是完全不能實施,這個事雖然沒有先例,但它不違法,不違法自然可以做,隻是未來如果繼續融資,那麼就要從他們的股份裡分出去。

簡單來講,穀歌等於永久的分成了兩個部分,百分之三十屬於梁一飛,剩下的,屬於其他人。

不過,梁一飛提到永遠不乾涉,這倒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在普通民眾的眼裡,一個著名企業能看得見的,隻有少數幾個企業的管理者,但是在企業內部,所有的股東和投資人,雖然在日常運作中不顯山露水,像隱形人一樣,但他們才是企業真正的幕後掌權人。

尤其是大股東。

大股東和大投資者絕對不是投了錢就什麼都管,在企業發展的大方向、大人事問題上,股東會有自己的想法,一旦這些想法和實際管理者衝突,那麼股東完全可以剝奪後者的管理權,哪怕後者是企業的創始人。

雅虎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創始者之一的楊之遠,在融資之後立刻被替換。對外說是正常的人事調整,楊之遠本人也沒說什麼,可是誰都能看得出來,這是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矛盾妥協的產物。

想要發展,必須有錢,用中國話來說,拿了人錢,就要受人管。若乾年之後,在中國也有人講出一句類似心靈雞湯的話:資本應該尊重創業者的夢想。

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在任何成規模的企業中,都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股東,甚至一般情況下,幾乎沒有哪個頂級企業有個人擁有這麼多股權,反過來看,無論將來穀歌發展到什麼地步,隻要能行使這部分的權力,這兩位創始人,就不必像資本低頭。

“今天我來,隻是投資,投資的不僅僅是穀歌,也是你們兩。”梁一飛笑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