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眼光的問題(2 / 2)

“梁先生,能不能讓我和謝爾蓋商量之後再給您答複?”拉裡問。

“可以,需要幾天?”梁一飛問。

“哦不不,不用那麼久,一杯咖啡的時間。”

拉裡還真給梁一飛和孫達威泡了一杯咖啡,不過是速溶的,然後和謝爾蓋到車庫外,社區小路邊上聊去了。

“校長,您這麼看好穀歌?”孫達威從車庫大門,看了看正在不遠處路邊交談的兩個人,然而湊上來小聲的問梁一飛。

他雖然在國外,對於梁一飛目前的發展了解的並非十分詳細,但是也知道,三百萬美金對於梁一飛而言不算特彆了不起的大錢,但他更清楚,梁一飛在投資這件事上,絕對不是亂花錢的人。

海調會有一個任務,就是投資美國創業的中小公司,海調會大部分工作孫達威都可以做主,可唯獨這一項,必須每一筆都經過梁一飛審批,雖說至今為止已經投資了一些公司,但絕大多數都是在梁一飛那裡碰了釘子。

“怎麼,你不看好?”梁一飛捧著咖啡問。

“也不是不看好,不過校長您的態度好像篤定了這家公司未來會有驚人的發展。”孫達威嘿嘿一笑,說:“上次的亞馬遜您也是這樣,看準了就投入巨額資金,可是您到底是通過什麼來確定的呢?我也想學學。”

孫達威說這個話是發自真心,還真不是拍梁一飛馬屁,他負責海調會,‘眼光’是個非常重要的職業素質。

他也想進步,都不用梁一飛主動做什麼,看著梁一飛的事業發展的這麼快,孫達威和其他所有梁一飛手下的骨乾都一樣,有一種緊迫感和壓力,如果自己進步的速度太慢,跟不上梁一飛的腳步,那麼早晚有一天,自己將無法勝任目前的崗位,更不要提更進一步了。

“達威,這不是我不交你。”梁一飛哈哈一笑,說:“眼光這種事,是要做了數不清的生意,看了數不清的人,才能練出來得直覺,如果這是有章可循的,甚至可以傳授的,那麼豈不是人人都可以通過投資當富翁了?”

說完,見孫達威有些失望,梁一飛還是說了幾句半真半假的,什麼投資要選擇高科技產業,要選擇有朝氣的年輕人,要把目光放得長遠,格局要大。

至於什麼叫做眼光長遠,怎麼樣格局才算大,哪種年輕人又是有朝氣的,高科技產業那麼多哪些值得關注,這就說不清了。

總是聽起來有道理,但執行起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給孫達威聽的不明覺厲。

聊了一會,兩個年輕老外並肩回來了。

“梁先生,我們有了結果。”

“哦,請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