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貴子(科舉)》全本免費閱讀
他的題目都還沒說完,這魏平安和黃修文兩人就一個賽一個的踴躍,連思慮的功夫都不用,直接開口回答,《孟子》背得那叫一個順溜。
羅應山陷入對自身的懷疑。
明明同樣是人,他這段時日也在為出題背書,怎麼他就比不上呢,難道真的是他還不夠努力?
於是直言問道。
“我最近在重讀四書,可周夫子的《孟子》才講到一半,你們究竟是如何做的,也不給我留點喘息的時間,就早早地就把《孟子》背熟,難不成每天晚上回去都在秉燭夜讀?”
想著羅應山更加鬱悶。
將手中作參考的書籍放好,就半倚坐在座位上,然後拿出他心心念念的午飯,發憤圖食,決定先填飽一下自己的五臟廟。
他光是出個題,就要絞儘腦汁,覺得難以應對,感覺再這麼下去身形都要瘦一大圈。但這兩人比他還小得多!卻對學堂剛學的書籍這麼熟練。
他們著實是厲害。
不過羅應山轉頭一想,自己能給他們出題,也是不賴,頓時樂嗬嗬起來。
另一邊,看著明顯不再那麼珠圓玉潤的羅應山正在努力乾飯,魏平安也沉默了,良心有些許愧疚。
於是一五一十地回答。
“羅學兄,對於我來說,確實是每晚夜讀。畢竟羅學兄也知道,我家從前隻不過是農家,作為一個農家子……”
魏平安停頓片刻,繼續說道:“作為一個農家子,能入學便已難能可貴,唯有勤讀書,方才心安。”
也許這便是教育的閉環。
魏平安剛開口時突然想起前世課文中的《送東陽馬生序》,其作者宋濂幼時家貧,自言無以致書以觀,卻艱苦勤學,大雪行寒風巨穀中而不惱,同舍生皆被綺繡而不慕。
頓時猶如雲開見月明。
整個人被羅應山的問題點醒,這半年多來因奪取首名、製造出新織機的成功,他似乎多多少少有些浮躁。
也就是說,他或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努力,魏平安將這些浮躁清掃一空,鄭重謝道:“多謝羅學兄點醒。”
他日後,一定時常自省。
爭取做一個像宋濂那樣勤學苦讀之人。
不是,我點醒你什麼了。
正吃著午飯的羅應山有些懵然不解。
而另一邊,黃修文看著魏平安的樣子低垂下頭,似有所悟,緊接著抬頭看向羅應山,很實誠地開口。
“原來如此。”
“祖父常對我輩兄弟言示《詩》中語: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
黃修文這才切身明白祖父的教誨。
像我們這樣的小子、稚童,就更應該保持聰達恭敬,每日每月都進步,日積月累,勤勉謹慎,學問才能長進。
於是看向魏平安和羅應山兩人,繼續說道。
“羅兄,平安,我明白了。”
“我最近這段時日,依然是跟著歐陽表兄學習,歐陽表兄天資聰穎,我從他的教導中學到許多,才無往不利,若有需要,我也可以代為傳授。”
正當此處一團和善且懵然時,雲陽府衙卻是逐漸緘默。
大堂內,來往送檢各縣文書的府吏腳步輕輕,生怕惹得大人不喜,待知府批閱後便急忙送至大堂外兵刑工、吏戶禮六房中,由六房官員再裁定。
直至有人匆匆從府衙外趕來。
“大人,從奉天府奉旨回鄉養病的黃禦史,今日午時前已到達雲陽府城,但午後便直接從府城趕回桐鄉縣。”來人靠近雲陽知府蔣文正,俯耳悄聲說道。
“沒有來謁見本官?”
蔣文正側目,從整個府中事務抬首,將目光移出半分到親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