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適應能力好,蘇眠雪隔三差五看兩眼,已經生出了小芽。
宋酌是在發芽的第五天來得,眼下已經換上厚衣,花窗上一夜起早,能見薄薄寒氣凝霜,打水洗麵一陣冰寒蝕骨,指頭被凍得腫了圈,立刻倒了熱水進去,將手放在溫水裡,凍僵的指頭才恢複知覺。
用過早膳,將鍋裡的粥和白麵饅頭放進蒸籠裡,淨手後塗抹好手油,長發拿發帶束起,留了一個馬尾在後麵,披上厚披風,輕手輕腳關上門窗。
天色還未亮,需要打著燈籠才能看清腳底下的路。
李大娘送來不少新鮮栗子,欲滿樓有賣早茶,比如桂花糕,羊脂韭餅,山藥棗泥糕,鮮花餅之類。
都是熱乎乎做出來的點心,配一碗清粥下肚,從清晨開始心上嘴上都是滿意的。
隻有滿意了,一天下來也會愉悅。
栗子用清水洗乾淨,小刀在栗肚上劃開十字口,下鍋中煮熟,栗子送來不少,她分兩批煮熟,在心裡算著十分鐘左右,叫後邊的小二挪開炭火,用筷子來回快速攪拌。
她刀花開得大,栗子殼連著皮炸開,撈出來趁著燙,捏著四邊裂開的角,完好無損的栗子就脫殼而出。
早上的糕點都是一起準備,裴攸來時,隻和她差了兩刻鐘的時間,眼下天已經蒙蒙亮,熄了手中的燈籠,足以看清腳下的路。
蘇眠雪和幾個小二剝完了做栗子糕所需要的栗子,剩下的一鍋,儘數留給裴攸。
栗子煮得七八分熟,放舂桶中搗碎,加了糯米粉、蜂蜜和水拌勻,木鏟從裡頭挖出時,質地軟綿細膩,填進餅磨拍印,五個小餅滾落下來放在一邊。
後來的幾份依次添了桂花、牛乳和紅豆,一個口味一層,打上不同顏色的帶子標記,放進蒸籠蒸熟。
剩下的栗子用來煮粥喝,栗子用手隨意掰開,和粳米一塊放進鍋中,等到咕咚咕咚冒著氣兒,拿勺子順時針攪動,加了些冰糖進去,蓋子蓋住悶了會,接著拿大勺攪動,最終出鍋盛出。
栗子酥爛,粥湯濃稠,加了冰糖有淡淡的甜不會齁口。
栗子糕拿出來的成品色澤醬黃,咬了一口在嘴中,軟糯綿密,香甜的氣味混在鼻尖,拿出一些擺在門前,小二已經給底下的火爐提前加了熱,幾個穿得厚重的婦人,和蘇盈一塊坐在門前皆著熱氣取暖,吹在臉上紅撲撲的,一聲聲吆喝叫賣。
幾文錢一個的糕點賣得很快,鎮上很多百姓都是天還未亮就要起來,吃過早飯過去乾活,一些在邊上的乾到一半餓了肚子的,就可以過來買兩個糕點墊墊肚子。
能外帶,也能在店裡配粥一塊喝。
離了早點鋪子,和隻能在店裡吃得津味樓相比,蘇眠雪也攬下早上的業務。
宋酌隻聽說過蘇記欲滿樓的飯菜好吃,今天起早過來,一是想看看牡丹魚片的菜譜,二是來吃個飯,親自嘗嘗這家酒樓的味道。
彆人說起的不一定對自己的味,但自己去吃的,指定是滿意的。
小二遞來菜單,第一眼看新奇,一頁頁翻著,上麵菜品名字都很漂亮,邊上有小字大概寫著是拿什麼菜做得,不用等上菜,就能提前知道自己吃得是什麼。
“來你們這的,早上都會點些什麼?”
“客官,來我們店裡的人,都喜歡點這些點心和粥,一般一碗粥配兩個餅或三塊糕點,保證您早上吃得飽,心情愉快一整日!”小二指著菜單上的幾個名字,話鋒一轉,“現在都十一月了,客官您吃過栗子沒?我們店裡今天送了許多栗子來,都是山上摘得野栗子,個頭不算大,但都香甜軟糯,拿來做了栗子糕和栗子粥。”
羅縣令之前拿了不少栗子,煮熟的栗子需要剝殼,相比果子類的,栗子這種東西吃起來不夠文雅,就都分給了他們。
分的栗子量多又大,拿回去煮了發現不夠甜,多吃幾個就覺得同嚼蠟般無味。
咬得腮幫子疼,和他在長安吃得一點也不一樣。
以至於吃過之後,他以為是這兒不適合種栗子,不然栗子怎麼會不甜,乾巴巴的噎嗓子。
“那便一碗栗子粥,和一份栗子糕。”
“得了!”小二腳底抹油,一溜煙連步子的聲音都沒踩出來,進了後廚,“一碗栗子粥和三個栗子糕!”
宋酌對感官裡的蘇眠雪有不少好感,都是提前做好的,他沒等多久,粥和糕點上了桌,看起來平平無奇。
在這兒待得久了,吃飯對他來言就是用來飽腹,見過用過太多,蘇眠雪的粥和糕點在他看來沒多少驚豔。
拿起栗子糕咬一口,口感綿密,栗子的味道很濃,還有栗子原本的顆粒感,很少,少的像是不小心留下的,又正正是這微乎到可以忽略的顆粒,平白給栗子糕多了一層口感上的層次。
他咬了更大的一口,不用嚼,拿舌頭抿開,顆粒感比剛剛那一小口要足一些,舌頭和口腔相互摸索著,栗子糕甜度剛好,像是栗子本來的甜味。
粥也是一樣,單喝粥時,有淡淡的甜味,他特意挑起一塊栗子,又香又糯!
他在淮州吃了三四次栗子,總是沒吃到心意的那一個味,不是甜味不夠,就不是不夠綿軟,煮出來硬邦邦的不夠好吃。
一碗粥和三塊栗子糕很快下肚,又叫小二拿了兩塊栗子糕。蘇眠雪從後廚出來,見到宋酌迎上去,“宋大人,您來了。”
宋酌點頭,溫和含蓄:“蘇姑娘,我今兒是來看看牡丹魚片的食譜。”
這道菜乃蘇來齋的招牌菜,除了禦膳,也唯有蘇來齋能做這道,秘方從不外傳。
這道菜興起時,有不少店家通過外觀的顏色形狀來做,故意降下價格,打出和牡丹魚片的名號,但隻要是真正嘗過蘇來齋的牡丹魚片,一口就能嘗出壓根不是這個味。
蘇眠雪帶他到二樓角落的位置,一個店的食譜都不能外傳,裡麵的獨門秘方都影響著酒樓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