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說後就回了自己的屋。
李如鬆拱手稱是,且跟了過來。
接著,李成梁就問道:“這次陣亡多少人?
“加上重傷救不活的,五十六人。”
李如鬆回道。
李成梁道:“那你去撫院領一下撫恤銀,報上名單,記住是每人三十兩。”
“這次怎麼這麼多?!”
李如鬆頗為驚喜,問後就道:“以往不都是戰死者十兩撫恤銀嗎?這要是三十兩,孩兒真敢帶些兒郎去大漠深處尋韃子老窩了!”
李成梁笑著道:“這是兵部新定的撫恤條例,因抄家財政寬裕,另清丈田畝效果不錯,天子就準了兵部大司馬所請,把邊鎮軍戶的命價提到了三十兩。”
“不過,饒是如此,還有言官非議呢,好在本兵素來就不是輕視我們這些軍戶的,力排眾議,堅持要提升撫恤銀,撫院也不錯,聖旨一下來,就告訴我以後遼東照此例報撫恤,而沒有說先壓個幾年,讓遼東繼續按十兩銀子來撫恤,直到巡關的禦史上疏參劾再改。”
“新朝真是吏治清明,賢臣滿朝。”
李如鬆笑著說了一句,心裡想建功立業那份意氣也更加明顯了起來。
李成梁點頭,隨即沉著臉道:“還有一事,戚元敬又被授總理薊州之職,以左都督的身份,加太子太保!朝廷讓他以南兵訓練北邊,練其步兵官校的各兵種協同作戰,配戰車、火器、火炮,且已得大批糧餉和二萬新兵兵額。”
李如鬆聽後心裡也頗為嫉妒:“本兵還是偏向南兵一些!南兵軍餉本來就比北兵高,這一來,他戚元敬手裡過的糧餉隻怕更多,孩兒剛才還高興,現在想想我們遼地得到的,隻怕還是不能跟薊州比。”
李成梁點點頭道:“可以說,整個薊州名義上交給他訓練統領的兵已達十萬之數!但我們不能讓朝廷隻看得見按照南兵模子擴充步兵的好處,而看不見我遼東騎兵擴充的好處,我遼東的軍戶隻要糧餉給夠,披甲衝陣起來,不比他南兵那些花樣繁多的各類車營差,但現在關鍵是,要有足夠的軍戶留住,所以這次撫恤銀,你親自去發,要發足,宣教到位,勸止軍戶逃亡,就說隻要肯回來,本鎮會請撫院給他們墾荒分田。”
“明白!”
李如鬆回道。
萬曆朝,南北兵矛盾一直是軍中的一個重要矛盾。
南兵因為多是營兵製建立後從民間募集的兵,且背景又是為抗倭,主要是在東南富庶地區作戰,所以一開始兵餉就定得高,不然也不好募集到兵。
而北兵多少原衛所製留下的衛所兵,糧餉要低不少,所以兩者之間的矛盾就存在了下來。
而且隨著內部矛盾增加而愈演愈烈,最後竟發生南兵精銳沒死在擊敗倭國的朝鮮戰場上,反而被皇帝默許與文官集團聯合北兵設計儘數屠殺,主要原因就是沒錢養不起,相當於自己砍掉自己的鐵拳之一。
而此時,矛盾已初現端倪。
當然,隻要朱翊鈞讓大明朝廷財政越來越好,讓北兵待遇補上來,就沒必要用這種最糟糕的方式去解決南北兵的矛盾。
總之一句,統治一個龐大帝國也是看財政。
隻要國家有錢,一切就不是問題。
京師紫禁城文華殿。
這一天在朱翊鈞接受張居正給他講讀《帝鑒圖說》時,張居正也在財政已開始大改革的背景下,開始向他提到了培養武將與皇帝如何統兵調解各方軍隊矛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