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可為帥?”
當朱翊鈞在文華殿,將陳璘的擔憂,說給張居正聽後。
張居正也頗有所悟地,暗自念起朱翊鈞剛才的,問話內容來。
張居正不同於一般的中樞執政文臣,很重視帝國武備,也願意給武官更大的權力,使武官又更大的發揮空間。
所以,張居正聽後道:“陛下,以臣之見,這個陳璘既然覺察到帝國當有帥才,那此人或可培養之。”
朱翊鈞點首:“朕也有此意,且意納其言,設兵政院,為後備督撫進修之地,由老練邊臣教之!”
“另外,也定期從地方總兵中選優秀者,令其進兵政院進學,進而將來轉文職,這樣一來避其久無實升而懈怠,二來也能轉升文職以間釋其兵權,避免其可戰家丁越來越多;三來也能發揮其實戰之才以補士人多不知兵的弊病。”
“本朝國初卻有武將轉文職之例,中山王便曾以武官轉中書文職,而昔日宋時也有鄂王、蘄王等轉樞密副使之例,陛下所言實為良策,臣遵旨照辦。”
“隻是,恐令人士人不服,尤其是操帥權之文臣,認為自己寒窗苦讀十餘載又屢立軍功,為何要與武人同有掌兵部權之機會?”
“如此,可能會使最終從武舉者,也皆是為了圖仕途轉文職之便才從武舉,而非真是不善科舉。”
“而這樣會使武舉所選之人多為文才斐然者,而騎射不強者,蓋因時下朝廷武選其實已重聖人學問之文試而對於騎射刀兵能合格即可,隻是因文貴武輕,才使士子多不從武選而從文選著,然若打破文武之彆,則必有畏懼文選中第之艱難者改從武選。”
“如此,則文才不突出但騎射甚精之人,恐更難以中武舉或武進士。”
張居正回道。
朱翊鈞聽後點首,他明白了張居正的意思。
無非就是大明科舉其實一直很卷。
尤其是文科舉。
因為文貴武輕,所以很多人選擇文科舉,以至於文科舉其實失敗者很多。
一輩子考不起的更是占很大比例,隻是說曆史沒有怎麼記錄失敗者的故事而已。
所以,才給人一種曆史上的一個文人似乎考取功名很容易的感覺。
事實上,有些省在整個明朝幾百年的科舉史裡也就出過幾個進士,而按照每省每屆固定有幾十個舉人名額來算,可以說一些省份大部分舉人最終都沒能中進士。
而現在,一旦打破武官轉文官的界限,就會讓不願意去文科舉卷裡的許多士人,尤其是家境比較好有練武條件的士人直接轉武科舉,走捷徑直接先參加武科舉再從武職轉文職。
反正,他們作為家境不錯的子弟也有關係,混軍功從武轉文也不難。
隻是這樣的話,會讓許多行伍出身的或中下層軍戶子弟更加難以通過武舉被朝廷發現。
畢竟武舉一旦湧進來大多數士人,那就會抬高武舉的文試錄取門檻。
事實上,華夏這片土地上的內卷嚴重一直是存在的現象。
尤其是王朝中後期,曆史上科舉本來設有算學科、醫科等專業性很強的科目以錄取技術型官員,但後來之所以陸續取消,就是因為許多士人隻是將報考這些科作為一種入仕捷徑。
許多考算學科、醫科、律科的士子,一旦獲得官位就把自己的專業拋到一邊,認真鑽營搞仕途去了。
本來朝廷是想多幾個技術型官僚,結果卻多了不少都要競爭中樞和地方實權官的人,而所謂技術型官僚早就主動同化成沒有任何技術積累的官僚了。
要不然張居正也不會想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