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營田”和“市易”(2 / 2)

新荊 AMNH680 3142 字 2024-06-14

王韶在書房。他在醞釀一份嶄新的上奏皇帝的劄子。王安石這兒的存書相當豐富,今早離開之前,專門讓人為王韶準備了新的筆墨紙硯。於是王韶熟門熟路地進來,翻了翻存書,寫了點東西,寫寫停停,思索官家今早宣見王安石是否與西北的事有關。

如果有關,就意味著角嘣廝囉有變,就意味著他要立即返回秦鳳路。但也意味著他有了新的理由和砝碼和年輕皇帝討價還價,爭取河畔土地的使用權,讓那片地儘快轉化出軍費。

新荊進來的時候,王韶已經在這兒坐了一個多時辰,落於紙上的字卻極少,未被劃掉的不足百字。新荊朝他施禮,他便以禮回敬,此時日光高照,被西北風雪刀鑿斧刻的皺紋便更清晰地顯現,但站立的姿勢是挺拔的,像一杆被鐵鏽侵蝕中的長槍,若打磨一番,仍可用於殺敵。

新荊:“晚輩酒後失言,還望王機宜……”

王韶:“——你從哪兒拿到的河湟圖?”

新荊一時語塞,他總不能說自己在西北扶過貧。

“……是這樣。”他腦子裡飛快轉過一些理由,決定渾水摸魚。“我父親救過一個羌人,他知道不少東西,作為回報,我小時候他教授我一些知識,但走的時候提出來,讓我們不要透露他的信息。”

王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說的這羌人,這本事,怕不是羌人裡的重臣或者皇族。”

新荊決定裝死。“真不知道。我那時才五六歲。”

王韶:“你家人也不知道?”

新荊沉痛道:“在下父母早亡……”

王韶的表情更微妙。新荊真誠地看著他:“晚輩有一事相請,還望機宜文字決斷。”

王韶:“……你且說。”

新荊:“王相公計劃推行市易法,此法在京城試驗,遭受了不少非議,晚輩認為秦鳳路可作為京城外的一處試點,盈利若少,可以向京城反饋;盈利若多,正可以解軍費燃眉之急。”

王韶:“……”

這話很中聽,正中他的需求。但他來這兒的目的是為了河湟閒置土地。

新荊完全知道他在想什麼,畢竟上一世王韶跟神宗打交道的時候他幾乎全部在場。此時看他表情就知道又在揣摩土地的事兒,於是真誠道:“經商,比種地,賺錢快多了。”

王韶覺得好笑。嚴格來說他有一套在沿邊開展“營田”和“市易”的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