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歲》全本免費閱讀
年幼的天子,對於所有有心執掌朝政的人而言都是一場機遇。
外臣稟奏上書,內廷批紅用印,後宮垂簾聽政。無論對於哪一個黨派而言,想要獨攬大權,都需要這三者聯手。
而對於太後黨和保皇黨而言,朝中黨羽自不必多提,內廷中一者有陸月寒一者依仗宋令璋,二人此時同在屋中似乎平分秋色,唯一所慮便是能垂簾聽政的後宮。
為何太後和皇後皆不在此,如今在屋中的卻是以往名不見經傳的許貴人?就算是皇長子生母……難道還能比祖母和嫡母更要緊不成?
“太後娘娘聽聞康親王薨逝,一時急怒攻心昏厥過去。”陸月寒眉頭微蹙,眼中流露出幾分淒然,“太醫道是卒中之症,娘娘方才醒來,已是……口不能言。”
“皇後娘娘對先帝情深,聽聞先帝駕崩後便淚流不止,打發了宮人自縊隨先帝而去了。”任雪霽平靜解釋道。
隨著陸月寒和任雪霽先後開口,李次輔和陳閣老頓時心中一驚。
皇後殉情,這一聽便知隻是個幌子;而太後的卒中之症看似是情理之中,但兩個消息放在一處看……這未免也太過巧合。看來在他們到來之前,後宮中已經暗暗有了較量,甚至已經分出了結果。
兩敗俱傷。或者說,己方雖有損失,但對手卻也沒占了便宜。那麼日後唯一能垂簾聽政的太後,便是眼前這位生下了皇長子的許貴人。
可是這位出身低微毫無母族可言的許貴人,從另一種層麵而言也稱得上是沒有弱點。那麼……想行拉攏之策,怕是還得從內廷入手。
還不等兩人再想下去,宋令璋輕咳一聲,開口提醒道:“諸位大人,眼下還是天子遺詔要緊。”
*
天子遺詔一向由閣臣撰寫,司禮監倒也可以在其中說句話,但這一切和後宮卻實在沒什麼關係。
許雲深的出現隻是為表明宮中態度,與三位閣臣互相見禮過後便由任雪霽扶著退出了乾安宮,而陸月寒和宋令璋卻留下來,同三位閣臣一起商議如何撰文。
對於皇長子繼位之事,眾人已經有了默契。陸月寒趁勢道出了方才為皇長子取的大名“瞻頤”,餘下幾人也並未計較這名字的來由,當下落筆在遺詔上,為皇長子繼位正名定分。
而除了讓皇長子能名正言順地繼位,這封遺詔最要緊的還是在場之人為自己爭一份好處。留在屋中的五個人本就是內宮外廷中執牛耳者,在遺詔中留下名字成為日後的輔政之臣本也順理成章。
而餘下陳述先帝功過得失並借機打擊政敵的部分,李次輔和陳閣老爭執得頗為激烈,好在還有周首輔居中安撫平衡。宋令璋和陸月寒卻實在不關心太後和先帝的黨羽,索性在一旁閉口不言,隻有波及到自己的人時候才稍微提點一二。
幾番爭論過後,這份先帝遺詔才總算撰寫完成。陸月寒取了玉璽用印,隨後方敲響喪鐘為帝後發喪。
*
“趕在除夕將帝後的梓宮送出宮外罷。”
天明之後,陸月寒同宋令璋一起宣讀了帝王遺詔,隨即又轉回聽雪軒,與任雪霽商議帝後的喪儀。
“畢竟靈樞不可在宮中過年,這也是祖宗規矩。在宮中停靈七日雖說少了些,但相較之下也不算太過分。”陸月寒思索著開口,“好在今年臘月有三十日,趕在除夕將帝後梓宮送往殯宮。等到初一新帝繼位,也正好改元。”
“七天之內,要安排帝後喪儀和登基大典……”任雪霽幽幽盯著陸月寒,“你倒是看得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