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布局未來電信領域(2 / 2)

趁著今年下半年開始的經濟風暴,爭取從同行手中拿到優厚的物業以及地皮。

方鶴軒之所以要插進來,無非就是因為明年開始,整個香港的地產市道會非常蕭條。

但這不是他最得意的,他在期待港股由牛轉熊,期待香港的房市、地市由盛轉衰。

說白了,經濟蓬勃發展時,大家都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對日常可能的價格變動不是特彆敏感。

伴隨經濟高速發展的還有驚人的通貨膨脹,渡輪的票價上漲,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它們又不是國企。

天星小輪公司在上個世紀末的1898年被九龍倉收購之後,就一直是其子公司。

同一天,為了共同開發港島線太古城附近住宅區,香港地鐵公司與兩家地產巨頭簽署了一項數十億港幣的協議。

那樣,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了。

而這個機會,就是萬達地產介入的好時機。

他的兒子陳啟宗後來大量投資內地,而且是非常堅定的,絕不是黃瓜這種遇到一點風波就甩手走人的貨色。

原本時空中,由恒隆地產獨占這項合作,但這個時空下,方鶴軒指示萬達無論如何都要橫插一杠。

這兩家巨頭就是萬達地產和恒隆地產。

越來越多的信號都在強烈支持他的判斷,雖然他的這種判斷很多都來自上輩子的記憶。

既然長江實業被他摁下去了,他肯定也不會給其他地產同行機會。

畢竟,曆經15年時間,香港的GDP確實漲了好幾倍,港人的人均收入也大幅增長。

反正現在收購一點股份,十幾年後,即使僅作為投資,也是劃算的。

恒隆地產手上也有不少萬達地產看上的優質資產。

如今,美元對港幣的彙率已經從去年的5:1變成了現在的接近6:1。

方鶴軒通過關係,也從中收購了5%的股份。

最終,港島線的一些物業開發被迫暫停。

方鶴軒就希望在恒隆地產遇到問題時,也能像恒基地產一樣,從它的身上刮點油水下來。

<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