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厲害了 我的爹(2 / 2)

朱元璋道:“待會兒,給中書省傳一道口諭,就說:朕對天下的讀書人,都一視同仁,朕乃淮西布衣出身,並無地域之念,此番讀書人爭相科舉,盛況空前,朕心甚慰。南直隸曆來文風鼎盛,必能高中許多學富五車之人,待放榜時,火速將中榜的新科舉人,教他們入宮來,朕要親自見一見,以示優渥。”

要見新科舉人?

宦官心裡大抵明白了,現在外頭風言風語,一時查不到流言蜚語的源頭,可這是大明第一次科舉,關係重大,若是因此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反而可能教這一場科舉,成為有心人嘲弄的把柄。

而直接召見新科舉人,顯示出皇帝沒有任何地域之間,管他淮西,淮南亦或者江南的學子,隻要高中,皇帝都引為腹心,那麼一切閒言碎語,也就不攻而破。

於是宦官忙道:“奴婢曉得了。”

“還有……”朱元璋目光幽幽:“京城有一個考生,叫鄧健的,這考完之後,他是否回了鳳陽,這件事……給朕查一查。”

宦官錯愕地抬頭,不知陛下為何會突然對一個考生如此的關切。

可這不是他可以問的,隻道:“喏。”

朱元璋則是冷笑道:“若是還沒有動身,這回鄉的路上,雖還算太平,卻也難免會有盜匪滋生,予他一份官牘,教他走官道,沿途在急遞鋪和驛站歇腳。”

這宦官一聽,突然意識到,陛下似乎對這個叫鄧健的考生,頗為親近。

他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抬起眼來觀察了陛下的喜怒,於是趁機討好似的道:“陛下,說不準,這位鄧生員中榜了也不一定呢……”

這本是一句討喜的話。

誰料朱元璋突然之間勃然大怒,喝罵道:“他這樣的年紀,能與諸多大儒與名士相比?他這樣的年紀,又能考中什麼?他要做官,大可以厚顏向朕索要,卻要這般自取其辱,朕本以為他高明,誰料他這樣的沒有自知之明,來此應試,這是自取其辱!他若是能高中,朕將腦袋擰下來,給伱做夜壺!”

宦官後悔極了,誰曉得自己的馬屁拍在馬蹄上,早已嚇得魂飛魄散,臉色蒼白。

他身如篩糠,忙磕頭如搗蒜地道:“奴婢萬死,萬死之罪。”

朱元璋顯然此時的心情不大好,卻也隻是道:“滾!”

……

此次南直隸的鄉試,引發的關注是驚人的,畢竟這是第一次鄉試。

而至於此次能高中的舉人,更是讓人矚目。

現在是明初,和後世的明朝是不一樣的。此時天下百廢待舉,在經曆了天災和兵禍,再加上蒙古人在的時候,並不重視教育,正因如此,所以能中舉人的,其地位,並不比明朝中後期的進士要差。

甚至朱元璋在科舉之前,還曾專門下詔,要求在鄉試之後,各地的舉人年富力強者,都需進京至吏部選官。

這自然是因為,現在大明官員不足,求才若渴,大家高中了舉人之後,就彆瞎折騰考進士了,趕緊到朕的鍋裡來,朕給你官做,好好乾活,發光發熱。

而此時,負責閱卷的閱卷官宋濂處理著一大堆的考試文章。

他一麵提筆閱卷,一麵發出了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天下沒有英才了嗎?”

他這樣的感慨是有其道理的,南直隸已是文風鼎盛之地,讀書人甚多,可是許多考卷,卻實在慘不忍睹。

有的完全超出了考試的規定,為展示自己的才學,直接一腳踹開了程朱,大寫特寫。

有的倒還勉強能符合程朱理學的詮釋,可寫來寫去,卻不得要領。

還有的,隻寫了一半……

大家畢竟沒有真正經曆過這種科舉,即便對於朝廷的考試章程,也隻是盲人摸象,毫無章法和要領可言。

終於,一篇文章引起了宋濂的注意,他眼睛為之一亮,不禁道:“有趣,有趣,竟有這樣的文章,嗯……很好,其立意也極好,對仗工整,妙,妙啊。”

他若是知道,這文章所謂的立意,其實在大明後來的科舉之中,已成為範文和公式,但凡來個考生,管他什麼考題,開始就直接強行憂國憂民,隻怕非要吐血不可。

可眼下,這第一篇如此立意的文章,對宋濂而言,卻可稱得上是耳目一新,寫這篇文章的人,真是人才。

宋濂當即,來了興致,大呼道:“諸公來看,看看此文。”

他這一呼喚,將其他的閱卷官也吸引了來。

眾閱卷官傳閱,紛紛嘖嘖稱奇,不禁點頭:“以學而為題,從而引申至君臣之道,又將這窮究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的大道理蘊含其中,與朱熹理學契合,且對仗能如此的工整,簡直就如白玉一般,毫無瑕疵,此文真如日月,其他文章與之相比,反顯得如螢火之光了。”

“這樣的文,可列為頭名。”

…………

明天上架,開始爆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