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祭典時,袁紹集團展現了對北方三州的統治意圖以及愛民禦下之心。通過舉行盛大的祭典活動,袁紹集團向人民展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和實力,同時也表達了對人民的關懷和愛護。這種舉措不僅增強了幽州百姓對袁紹集團的信任和支持,也鞏固了他們在北方三州的統治地位。
為了展現仁慈的麵孔,袁紹還特意厚葬了公孫瓚父子,對公孫瓚餘下的幾十口人也沒有斬儘殺絕,而是進行了安撫。這點是袁尚書信中特彆提醒的。公孫瓚一族能打的都死絕了,剩下的孤兒寡母實在沒有實力作亂。放過她們反而讓幽州之前效忠公孫瓚的世族和官員都安心。
一方麵表示袁紹不會清算公孫瓚過去的官員,另一方麵也希望他們能夠轉而服務於袁氏集團。此行一出,果然幽州不少世族都表示願意投靠袁氏,出人出糧出錢。因為世族們也很清楚,幽州之戰死了很多人,讓幽州之前的官員、將領之位都空出了很多。當下投靠袁氏,很大可能性會被任命為幽州的官員和將領。對當地世族來說是一個重新洗牌,平步青雲的好機會。
袁紹也在許攸的推薦下任命了不少世族之人擔任幽州的新官員。許攸自然趁機也是大撈一票,拿了許多的賄賂。
袁紹用十天的時間安撫了幽州之世族和百姓。中間有一個小插曲,埋葬公孫瓚屍骸之前的一晚,竟然有人來在袁紹大營外要祭拜公孫瓚的屍首。
袁紹得到這個消息時,正在和許攸等謀士還有諸將討論此日葬禮外圍護衛的事宜。眾人聽到有人堵在大營外都十分驚訝和好奇。
首先大營外圍有巡邏士卒,能到大營處說明此人把巡邏士卒都給解決掉了,其次尋常人都畏懼袁紹之軍,哪裡有人敢來此造次?
許攸問起此人相貌如何,可曾傷到外部的巡邏士卒。
回稟的軍士說此人武藝了得,把一路五十人的巡邏士卒給打傷後來到的大營,不過未傷及他們的性命。外形容貌方麵,說此人白衣白甲,容貌是濃眉大眼,身材高大,看上去有八尺有餘,手持一柄長槍,坐下的坐騎很奇特,晚上竟然有點反光。但此人一身孝服,堅持要進大營給公孫瓚的屍骸行禮。
許攸聞言立刻反應到來者是何人,於是對袁紹說道:“主公,此人容貌特殊,想必是原先公孫瓚麾下的猛將趙雲!聽三公子講此人忠肝義膽,武藝超群,果然不同凡響。既然他對舊主有忠義之心,主公何不成全此人?三公子對此人是心懷好感,十分想招募趙雲為主公效力,臣也深以為是。”
倒不是許攸多喜歡趙雲,而是袁尚多次書信提到此人,許攸因此不得不替袁尚招募。不然自己如今地位和金錢都是拜袁尚所賜,總得給袁尚辦事才好。尤其袁尚此時十分得袁紹寵愛,照此態勢,將來的世子八成會是袁尚,也就是自己將來的主公。
但袁譚聽聞此言立刻反駁道:“父帥,趙雲乃是公孫瓚舊部,今夜前來打傷我巡邏兵是對我軍的挑釁之舉!依兒臣之見當派出武將擊殺此人!以震懾那些有不臣之心之人!”
許攸聞言登時翻臉了,反駁道:“大公子所言差矣!幽州已經被主公平定,也未發生騷亂。何況主公已經寬宥公孫瓚一族,既然能連公孫一族的人都寬宥,主公如何容不下一個心念舊主之人?何況三公子十分器重此人,為了招攬此人可以說是禮賢下士,大公子要有容人之度才好,莫要讓三公子前功儘棄。”
辛評見袁譚被說得理虧辯解道:“三公子的眼光不夠好啊,趙雲區區一介匹夫,來在大營外吵鬨,找士兵們打發了便是!此人未曾有多大的名氣和戰功,不配讓我主公為他放行。”
文醜這時插話道:“辛評先生此言差矣!數年前我曾於趙雲交手過,幾十回合不分勝負,以趙雲的武藝放在任何一位諸侯之下都得是先鋒大將的官職。三公子看人眼光毒辣,愛慕趙雲之才,先生不及也!”
顏良也冷冷的看了辛評一眼,道:“辛評先生什麼時候懂武藝了?竟然開始懷疑三公子和我等的眼光了?”
袁譚此時心中如在寒冬臘月,他沒想到即便袁尚不在軍營,父帥的武將和謀士都要如此維護於他!就連顏良文醜兩員舉足輕重的大將都是這般。
這時張合也說話:“末將覺得趙雲此人忠義,主公可讓末將和許攸先生前去一見。若能替主公說得此人效力,也不枉主公愛才之心。何況此人曾是三公子一直朝思暮想的將才,請主公成全。”
許攸表示附議。
袁紹聽聞此言覺得有理,既然是自己三兒子特彆看重之人,一定有過人之處。何況趙雲的言行的確是忠臣之風。沒有主公不愛忠臣的,就算不喜歡趙雲,袁紹也要成全他一二,好給自己麾下的武將上一課,要他們也學得忠義,好對自己儘忠!
這是領導的藝術,讚美其他人的武將忠義,其實是給自己下屬傳遞忠誠意識!
於是許攸在張合的保護下,帶著三百士卒前去大營門見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