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六(1 / 2)

窪歸 用戶40818377 2642 字 8個月前

這是刑偵警察共處時慣有的場景,房間內彌漫著一股嗆人的煙草味,不論是對煙草有無癮,大家都無忌的“享受”著。

窗外高懸了半輪新月,村莊靜悄悄的沒有了白晝的喧嘩,犬吠聲也沉寂去,時起時落的西北風成了靜夜的主唱。

案件研判會仍在進行著,這裡沒有停擺,如同一個個案件的前奏,參戰的警員都在絞儘腦汁,梳理著現場的走勢迷蹤。

從現場目擊看,作案人是從後門悄悄的潛入,實施突然襲擊的。受害人在沒有任何抵抗的情況下遭襲身亡。現場遺棄的菜刀,已證實並非受害人自家的,說明作案人是有預謀,有備而去。

白廟村並不發達,典型的封閉性小農經濟結構,屬待拆遷改造之列,外來流竄至此殺人越貨的概率似不存在。李丹妮家境並非富足,村裡人都知道其家靠土裡刨食過活,即使男主人朱文軍農閒時隔三差五外出打些短工,也隻是討些三瓜兩棗,沒多大賺頭。調查訪問中又獲知,朱文軍還有兩個未婚的女兒,都去了外麵打工,可能也所得不多,極少周濟家裡。朱家案發現場所見,窘困了然,圖財害命似可排除。

案件是否因了男女隱情而生變故導致,初步的調查和後跟進調查一樣,朱、李二人的夫妻關係,屬古老鄉村的共有典型型:“天上下雨地上流,兩口子吵架不記仇。白天同吃一鍋飯,晚上同睡大忱頭。從現場上作案人凶殘的刀法上看,似乎折射出一種極端仇恨泄憤的心理跡象,這在攜一把自帶的利刀也可透視。問題是,既使有備而去,為什麼把自己的凶器丟在現場?是慌張所至,還是另有他因?特彆是還留下了一張照片,且又在同一現場,把兩件物證一同留下,是轉移偵查視線嗎?如是,那麼就進一步證明並非不相識的人作案。

眾人七言八語廣泛分析研判後,衛青作了研判會結論指令:一是查請“趙”字刀真實主人,以物找人;二是通過照片找線索,順藤摸瓜;三是要向朱文軍問清楚,他有無結怨人。另外,詳細調查朱文軍兩個在外的女兒,主要看是否談了對象?如談了,調查雙方大人對婚事的態度……

瑣碎的安排,迷離的案情。任何一個案件的破獲,都是這樣走來,沒有一個案件是共性的,一個案件有一個案件的不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