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一次不再是自己製作一點食用,自然不能再小打小鬨,各種器具準備的很完善。
除了製鹽的篩子,鐵錘,鐵釺,麻布,木炭,木桶,鐵鍋,石磨等等一應俱全。
“接下來,我會當場演示製鹽的整個過程,大家看仔細。”楊憲接過官兵們遞過來的一塊鹽礦,一邊拿起身旁的小錘子將其小心砸成小粒,一邊接著開口道。“一遍沒學會也不要緊,頭幾天我人都會在鹽場,確保大家完全掌握之後我才會離開。還有醜話先和大夥講,鹽場一切均不可私自帶離,當然答應給的待遇和報酬,本府可以保證一分銀子都不會少。”
研磨、溶解、過濾、解析、結晶。
楊憲每一步都做的很慢,確保在場所有人都學會,可即便這樣到最後也還是一連做了三遍。
這才站起,腰都酸了。
接下來幾天時間,楊憲幾乎將所有時間都投入在城外的鹽場,畢竟鹽場剛剛設立,還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他必須坐鎮現場。等到一切步入正軌後,他就可以抽身了。
洪武三年,七月。
天氣還是很炎熱。
經過這幾個月時間的休養生息,整個揚州城漸漸步入正軌。
百姓們看著稻田裡的水稻長勢越來越好,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在等待秋收來臨的日子裡,他們發現揚州城忽然多了五六家新開的鋪子。
這些鋪子一開,立刻就引起了揚州城百姓們的注意。
因為這些不是彆的鋪子,而是鹽鋪!
賣鹽不稀奇,可賣得如此便宜,可真就盤古開天地,頭一遭了!
“多少?”
一個揚州城的老百姓站在一間鹽鋪前,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神情,下意識開口又問了一遍。
“10文錢一斤?真的還是假的?”
因為眼前食鹽不僅價格便宜這麼簡單,品質也實在是太好了,就這還是楊憲考慮揚州如今的消費水平,讓鹽場工人們搞出來的粗鹽。
真正的細鹽,他另有他用,價格自然也不會這麼低。
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