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野望(2 / 2)

況且他本就有了辭官歸隱的心思。

他正想著事,忽然府外出來消息,說是宮裡有要事傳召。

太和殿。

朱元璋召來李善長、劉伯溫、胡惟庸、徐達、李文忠等一乾大臣提出這個方略。

“陛下聖明!”胡惟庸二話不說,上來就先衝著老朱拍了一頓馬屁。“陛下此法,不僅能夠解決我朝羊毛儲備不足的問題,最為重要的是能夠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將北元韃虜歸化,實在是聖明。”

看著李善長他們震驚的神情,朱元璋臉上露出了笑意。

自從前次當著這些重臣的麵,講吏治整頓之法時,朱元璋就已經發現,比起彆人拍馬屁,他更喜歡看到這些臣子們震驚的表情。

朱元璋笑眯眯地看著眾人,開口道:“諸位愛卿如果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現在就提出來。”

又是經過一番討論、打磨後,終於徹底敲定了出了一套可以施行的方案。

找到新的目標後,朱元璋頓時覺得自己整個人好像年輕了很多,仿佛又回到了當時騎馬打天下的時候。

羊毛貿易隻要展開,就算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也將極大削弱北元的勢力。

牧民們被困在草原上安心養羊、剪羊毛,羊的數量會越來越多,養的羊越多,代表著原本養馬的那部分空間將會被擠壓。

到時候元人引以為傲的草原騎兵,都將受到重創。

時間越久,對方實力便越弱。

溫水煮青蛙。

將來時機一到,或許隻需要一次大規模的北伐,就能徹底解決北邊的草原隱患。

朱元璋思忖著,就算自己如今年紀大了,他活著的時候做不到。

可他兒子朱標在位的時候,就差不多能夠將整個漠北草原徹底納入大明的版圖之中。

而後,再經過幾代努力,便能將這些韃子完全漢化。

至此,為禍華夏王朝幾千年的胡患,將在他大明朝徹底解決。

而他朱元璋,將是開此次曆史壯舉的先河者。

名垂青史!

隨著北方邊境羊毛貿易開始實施,大量的羊毛從北平城運往各地的羊毛加工作坊。

當然其中大部分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