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科舉改革(1 / 2)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全本免費閱讀

第108章科舉改革

科舉製度,不僅是對中國,事實上對整個人類曆史都影響巨大。

它一定程度直接影響了西方文官製度的設立,而西方文官製度,說白了就是咱們後世的公務員考試。

很多厲外拉同的人,並不知道這玩意兒其實是出口轉內銷。

早在法國大革命前夕,也就是啟蒙運動時期,西方傳教士和商人就把中國的科舉製,介紹到了西方。

18世紀的這個科舉,已經走向八股文完全僵化了,可就算是這樣,西方人仍舊對這推崇備至。

原因很簡單,因為法國大革命前夕的法國,政治權力被貴族和僧侶階級,被教會所把持。而新興的第三階級想要權,當然就非常仰慕中國的科舉。

朝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

科舉給了所有人以平等競爭的機會。

一個時代如果沒有提供階級上升的通道,那離危險就不遠了。

階級固化,龍生龍,鳳生鳳。

你生下來,你爸是什麼樣的,你就是什麼樣的。

朱元璋的匠戶製度、軍戶製度,就是這種情況。

人生一眼望到底,你覺得這樣的時代你說可不可怕。

當然製度、工具是好的,可在封建王朝就慢慢變了味。

科舉製度,成了鉗製讀書人思想的工具。

秦始皇當時隻能用最粗暴的手法,焚書坑儒,不讓你讀書。

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獨尊儒術。我讓你讀書了,但我隻讓你讀一種書。

明清科舉,以四書五經為主的八股科舉,則是將這方麵帝王心術發揮到了極致。我不僅隻讓你讀一種書,而且我還讓你甘之如飴的讀這一種書。

總之經過朱標的一番勸說,朱元璋終於是暫時放下采用四書五經,八股取士的打算。

不過,科舉仍舊是要推行的。

四書五經、八股取士不可取,那麼要如何正確的為國家挑選人才呢?

朱元璋將這個頭痛的問題丟給了朱標。

這件事既然是他這個好大兒提出來的,那麼自然也得由他解決。

朱標哪裡知道這個,他眉頭緊皺。

心事重重離開太和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