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1 / 2)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全本免費閱讀

第173章新稅的威力

大明賦稅,分夏秋兩季。

夏稅從六月份一直到八月份。

秋季所征叫做秋糧,限第二年二月份前交清。

洪武五年的夏天就這樣在楊憲吃冰棍、吹空調的愜意生活中過去。

而蘇、鬆、嘉、湖江南諸道,作為新製改革試點,也終於上交了施行新稅製後的第一筆稅銀。

京城。

皇宮,太和殿。

“老大,什麼事這麼高興啊。”朱元璋正在批閱奏折,看著殿外走進來的朱標,開口笑道。

朱標並不直接回答,而是快步走到朱元璋跟前,遞上了最新的一份奏報,開口道:“父皇,江南諸道稅銀已統計完畢,這是具體奏報。”

“這麼快?”朱元璋略微有些吃驚,按往年情況,稅收統計起碼要遲上半月以上。

看來稅製改革,將實物統一替換成稅銀後,大大加快了效率。

朱元璋接過奏報,打開看了一眼,臉上立馬露出震驚的表情:“這麼多?!”

看著奏報上寫的那些數字,朱元璋一時間還有些不敢相信。

江南諸道僅僅夏稅,竟然就上交了709萬兩白銀!

要知道去年,也就是洪武四年。

大明全國夏稅米麥4712900石,絹288487疋,錢鈔39800錠。秋糧,米24729450石,絹59疋,錢鈔5730錠。

明斤一斤約597克、明石一石約153明斤,可換算成264.98萬噸米麥。

當時的平均絹價約為0.4375兩白銀/疋絹,可換算成40.39萬噸米。

50貫為1錠,大明寶鈔剛發行不久,市麵上基本上仍然維持著朝廷製定的“1貫大明寶鈔=1000文銅錢=1兩白銀”的規定,當時的平均糧價約為0.3125兩白銀/石粳糯米,我們姑且換算成65.56萬噸米。

也就是說,洪武4年征收了約值305.37萬噸米麥、或者說約值895.89萬兩白銀的實物稅,和價值65.56萬噸米麥、或者說約值227.65萬兩白銀的貨幣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