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帶生產線,專用紙張生產線,專用油墨生產線,一條條生產線在緊鑼密鼓地建造,而此時唐寧已經向自己信任的兩個銀行家羅林森和史密斯融資了上萬英鎊。
唐寧用來控製將來的電報公司的方式經過精心設計,無線電報專利自己擁有50%股權,生產線也擁有50%的股權,而電池專利、打字機專利、紙帶機專利、油墨專利都是自己100%擁有,通過這必不可少的零配件專利,他便可擁有絕對控製權。
經過這一番設計之後,最終,無線電報機終於可以生產了,這時才邀請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這個“小股東”卻擁有大能量的大人物來觀摩他的偉大工程成就,此時,高達100米的天線已經能讓倫敦的無線電報輕鬆發送到100英裡之外的伯明翰,這意味著,跨過英吉利海峽易如反掌。
配有糾錯功能打字機的發報機,已經不止能用驚豔來形容了,就算是全球首富,也要被這樣精巧的高科技所拜服,這真是改變人類的產品,不論有多遲鈍的家夥,看到這個傻瓜都能在五分鐘之內學會的遠距離通訊設備,也知道它的巨大價值。
唐寧為電報公司的50%股份開出10萬英鎊的價格,他個人一文不出也要占另外50%的份額。
10萬英鎊對羅斯柴爾德來說算什麼呀,他想一個人獨占50%,可惜這是唐寧不允許的,最後,他隻占到25%,塞繆爾占10%,羅林森占10%,還有5%給東印度公司總督。
我堂堂大羅斯柴爾德才屈居二股東的地位,萊昂內爾極其不忿,不過碰到死硬分子如唐寧,大羅斯柴爾德也沒轍,偉大的工程師的高傲並不比歐洲貴族遜色。
還好,唐寧沒有準備把電報公司叫作“溫莎電報公司”,而是資訊三位投資人的意見。
原來叫東印度公司通訊實驗室是可以的,但這回創建公司,可能主要還是麵向英國人做生意,如果叫東印度電報公司,聽起來就有點彆扭了。
最後定名英國電報公司。將在5月1日揭牌,那也是萬國工業博覽會開幕的日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