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後,朝廷辭官之人達百人之多,其中不乏二三品的朝廷要員。
在不久之前,朝廷為了對付世家門閥,已經對朝廷進行了清洗。現在又多了百人辭官,整個朝廷幾乎要停擺。
理學的門人雖然有才氣加持,人人思維敏捷,精力充沛,但是畢竟最高等級也就是舉人。舉人可以擔任七八品的小官,但總不能連三四品的官員也讓舉人來做吧。
至於提拔朝廷原有的低級官員上位,那更不可能了。那些小官論起能力,還比不得理學的舉人呢。
不過,李隆基隨即就下了一封命令,讓天下十道節度使及部分的州刺史回京擔任三省六部的要職,至於原本的節度使權職一分為二,由新任節度使和采訪使分攤。
他的這道旨意,再次令天下的局勢變得迷霧重重。
在天寶元年之前,地方上的事情都是由節度使和采訪使共同治理的,李隆基上位後,才改變為節度使一家獨大。這也是為了更好的節製周邊敵人,避免了內耗。
現如今皇帝重新恢複了舊製,到底有什麼用意?
現在南方的李明秀開始造反動亂,本來是該增強地方力量的時候,偏偏皇帝調動了原本的節度使回京,還進一步的削弱敵方實力,這未免太過於莫名其妙。
與這個一比,敕封周元宗一事,反倒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那些庸碌之輩,又豈能知曉朕之深意。”李隆基翻看著手中的奏折,將又一本勸誡的折子扔到了一邊,冷笑著說道。
他之前加強節度使的力量,一是為了增強對四周敵人的防禦,二則是減少朝廷的軍費開支,讓那些節度使自負盈虧。
這一步實際上也是有風險的,短期內還好,若是時間長了,難保那些人不會起自立的念頭。
但是,隨著聖廟在各地的建立成功,他對理學門人的掌控加強,他已經不需要用節度使去守備地方了。
相比起心思各異,權力巨大的節度使,那些理學門人很明顯更值得信任。
一道之地,至少有舉子三百,秀才數千,童生不計其數,哪怕是最低級的童生,放在軍隊中都能擔任低級軍官,隨意就能組合成萬人的精銳。
有了這些人幫助他掌控地方,節度使的存在就變得雞肋了。
那些節度使做了那麼久的封疆大吏,文武兼備,回到京城做三省六部的主官,那是綽綽有餘的。
李隆基借助著這一次的機會,不僅徹底完成了對朝廷的清洗,更大大增強了自己的掌控力,可謂是一舉數得。那些庸人,哪裡能知曉他的謀劃。
要說起來,這都要感謝傾城的提點。
想到這裡,李隆基的心頭就軟了下來。這個天下,唯有傾城才是最懂自己的。一日之後,朝廷辭官之人達百人之多,其中不乏二三品的朝廷要員。
在不久之前,朝廷為了對付世家門閥,已經對朝廷進行了清洗。現在又多了百人辭官,整個朝廷幾乎要停擺。
理學的門人雖然有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