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慧用力抿唇,把話咽回去,十二歲的郡主拔了個頭,不比十五歲的元秀矮上許多,和燕燕、綠竹相比也個頭相仿,元慧從不覺得自己是小孩子,她在家裡什麼事情都摻和,也就不覺得敬安郡主年紀小,郡主比慧姐大上三歲呢。
但是元慧不能提醒,和敬安郡主做知己,慧姐已經和譚側妃乾了好些架,而且每回都是慧姐贏,元慧出人意料的小腦袋,學裡先生們也不是她對手,何況是認字不多的譚側妃。
譚側妃總想欺負慧姐年紀小,結果這小孩子反過來欺壓住她。
換一個成年人,可能會認為敬安郡主是個麻煩精,從而敬而遠之,但是慧姐即使想到也得和敬安做知己,公主伯母讓慧姐多多的照顧她,而鄭留根又總說不要惹事,元慧有些話就不說出來,有時候她不習慣。
有片刻元慧沒有說話,遠方的天晚霞出來,敬安郡主遺憾的拍拍手上點心渣子:“我答應今天回去吃晚飯,譚側妃說我是個姑娘家,總是在外麵吃飯會被人說家裡對我不好,其實她頂頂願意對我好,這樣也好,我這就回家去,讓頂頂願意對我好的她,把我母親留給我的東西和錢全拿出來。”
她把鼻子得意的翹起來:“我想她不會願意,這大晚上的翻翻找找的多累人啊,這樣也好,我讓她拿三萬銀子出來給你用,她就無話可說。”
擺一擺手:“我走了,明天再來接我上學。”露出嘻嘻笑臉兒:“接我逃學也成。”
她小跑著離開,元慧在後麵喊上兩聲:“你回家什麼也彆說,我不會要的。”
“明兒見。”
目送敬安郡主離開,元慧來見姐姐,把書信給她看,這信是送到雲展書房,雲展拿回來給元秀,元秀讓送給妹妹,夫妻一麵等晚飯,一麵好奇慧姐收到的書信,這就可以看個一清二楚。
雲展先看,把信遞給秀姐,安慰元慧道:“我來給二嬸回信,你不要擔心,好好上學,好好逃學,刁難先生也算你的能耐,不過你總是跑到我書房裡,請先生們幫你出題刁難先生,這不能都算你的能耐。”
借力打力,元慧用的相當順手,她甜甜的喊著伯父叔叔哥哥們,書房裡先生們就主動幫她補功課,出主意怎麼和學裡先生打擂台。
元慧一聽就樂了:“碧煙姐姐家的宋仁山主意最多,還有錢琢先生,梅期先生,他們都是好哥哥,”說到這裡,黑亮的大眼睛彎成月牙兒,向著雲展翹起大拇指:“但是,姐丈最好。”
元秀這會兒也看完了信,在一旁向著妹妹扮鬼臉兒,這個善頌善祈的慧姐,所以不管在哪裡都快樂的過著,她清楚的知道該討好誰,誰最重要。
元慧還了一個小鬼兒,看得雲展哈哈大笑,再次向慧姐保證錢的問題由他來應對。
元慧晚飯就在這裡用了,吃完去騷擾鄭留根,也是開心異常:“母親要查我的錢,姐丈給的姐丈應下,餘下的是你家給我。”
鄭留根也沒有想到甄氏的心情,總是擔心女兒影響到侄女兒在婆家的地位,鄭留根納悶:“我作證你沒有亂花錢,查你不應該啊。”
鄭留根和祁越、賀寧、宋瀚這幾家不同,祁、賀、宋這幾家的子弟是先讀書,讀書不成再接手家裡的生意,鄭留根直接就是商人家裡出來的,他的父親就沒有讀過書,鄭掌櫃的認字是在學生意的時候學會,學堂的門大開著,但從來沒為鄭掌櫃的開過。
鄭留根還誇元慧:“店鋪辦的很好,學裡放假我和你又去看了,地段好生意好,你沒有亂花錢。”
他誇的當當響:“這也就是慧姐才能入股進去,沒有慧姐,我有再多的錢也不能參股。”
元慧走回大姐那邊睡覺時,就把母親的信拋在腦後,第二天起來,就近向姐姐姐丈請安,早飯過後坐車去接敬安。
元秀繼續理家務,秋收的收息還沒有結束,有些秋糧及野物的收成要變賣後交上來,一般來說要到十一月左右,如果她熟練也早就輕鬆,這不是還不夠熟悉嗎?
而很快天轉寒冷,店鋪的收息就要送來,天一冷就要考慮到過年,元秀又要辦年。
她送走雲展和妹妹後,就立即坐到案幾前頭也不抬,間中丫頭送上茶水,元秀喝茶的功夫暢想一下過年擠出幾天,和燕燕、綠竹好好的相聚,那麼此時分秒需要抓緊。
放下茶碗,元秀繼續會管事的,看賬本兒,霜草小跑著進來,出其不意的把她嚇了一跳。
元秀嫁進來的那天就看出來,她的世子喜歡清靜,也許是衙門裡會人川流不息,整個護國公府大部分地方寂靜無聲。
護院大白天也放暗哨,元秀新婚月份裡感受深刻,她和世子漫步於石徑或花叢後時,隨口說聲:“人來”,就有人急步穿行到麵前,問他們要什麼,送上來以後,院落繼續寂靜的隻有夫妻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