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妹能耐姐也應該可以(2 / 2)

元府女姝 淼仔 5197 字 10個月前

她從容的這樣想著,是護國公府不小,客人從二門走到這裡足夠她換件衣裳,而娘家不如妯娌們這是事實,要是不換她們會不會背後笑自己不懂京裡貴族間的禮儀?

猶豫了這麼一下,元秀就堅實不移的不換衣裳,民女也罷,小官之女也好,我們是愛惜東西的人,沒事兒換來換去的折騰大可不必,自己身上這件還算全新的呢,三天前剛上身,今天穿第二回。

丫頭們二次回郡王妃到了,元秀走出房門,站在台階之下笑吟吟的迎接,錦國郡王妃丁氏背後跟的也是成堆的丫頭婆子,妯娌兩個在房門外麵互相問好,銀芽等人把郡王妃的丫頭婆子帶到一旁招待。

妯娌們坐下來,房裡隻留今天當值的紫芍、黃英等四個丫頭,丁氏含笑:“想同你說句話兒,”紫芍會意,送上香茶和點心,和黃英等人悄然退後。

房間不小,博古架後麵站兩個,屏風後麵站一個,通往內室的帷幄後再站一個,聽呼及時又能讓客人放心說話。

丁氏當然知道丫頭沒有離開,就在周圍一喊就到,她壓了壓嗓音,沒有開口以前,麵上出現一抹可疑的紅暈,展示著她的難為情。

元秀不敢怠慢更不敢大意,聚精會神的等著。

丁氏開口聲若蚊呐,有幾個字低的自己都聽不見,又重新說了一遍:“你們姐妹都是......能乾的,能乾的,慧姐幫敬安翻身,你就幫幫我吧。”

元秀溜圓眼睛,迅速在她麵上身上掃一圈,桃紅鑲珠薄襖子,杏黃百繡緞麵裙,一整套的寶石頭麵,沒看出她哪裡不好啊。

丁氏在她的目光裡有所退縮,深吸一口氣後,流暢的說下去:“我嫁過來這幾年,膝下隻有永益一個女兒,我還年輕,不知道母妃為什麼年年著急,去年把她的娘家侄女兒送進來,我又能說什麼?”

元秀顰著眉頭反問:“是妾還是側妃?”

“側妃。”丁氏眼眸裡出來淚光:“母妃說她有宜男相,說等到她生下兒子,對她還要好。”

元秀拿起茶碗掩飾一下自己的詫異,喝上兩口後,慢慢的問道:“側妃有幾個等級?”

丁氏用帕子拭一下眼角就要出來的淚珠,哽咽道:“有,但金側妃已經是我之下第一人。”

元秀沒有第一時間表示同情,而是疑惑的神情轉濃,她不清楚丁氏和自己說這些的用意,表兄弟夫妻的房闈事,表兄弟的妻子哪裡管得著?

丁氏迎上她的疑惑,紅著臉道:“慧姐能幫敬安,你能不能幫幫我?”她也知道這個回答並不容易,就是親姐妹也不是人人立即答應,她絮絮叨叨的開始說她的娘家。

外省的大族之家,現在也有一位從二品的大員離家做官,就是丁氏的親叔父,所以丁氏和叔父的姐妹們一起有送入宮中的可能,那一年天災不斷,唐澤宣布所選秀女由郡王們擇優為妻,其餘的放回家中另行婚配,六位郡王妃就是這樣選出來,保國郡王妃肚皮最爭氣,世子唐彙今年六歲,錦國郡王妃丁氏在子嗣上不是最艱難的那個,明國、英國二位郡王妃膝下空虛,但丁氏所生的永益縣主是同一輩孩子裡最小的那個,隻有四歲。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丁氏的叔父讀書上進科舉爭光,是家中同輩子弟們第一人,相比之下丁氏的父母親在家裡日夜操勞侍奉長輩,也落不到什麼好。

每到年節,叔父在任上回不來,嬸娘帶著孩子們回家,所到之處皆是笑臉,儼然能和婆婆平起平坐,更像家裡的老封君,隻是這樣丁氏的父母還能忍耐,嬸娘說起話來,句句都是沒有她丈夫爭氣,丁氏不可能進京選秀;沒有她肯讓女兒讓步,丁氏不可能成為郡王妃。

其實整個族中都知道選秀那年,嬸娘舍不得自家女兒在宮裡受苦,有人認為是攀龍之徑,也有丁氏嬸娘這種擔心女兒在宮裡苦受煎熬,而有送秀女資格的官員們,家裡有女兒不能不送,不送就是欺君之罪。

嬸娘讓女兒裝忽發惡疾,賄賂接秀女的官員,把丁氏打扮了送進京。

丁氏一直記得嬸娘前先不同的態度,哄著她進京時又許銀子又許前程,說叔父會一直一直照顧你,你隻管放心的進宮去吧,等到丁氏賜婚錦國郡王,嬸娘特意寫封信來要人情。

此後也年年不消停,寫信不是要那個就是要那個,再不然就是她娘家的親戚進京,各色人等都“煩請”丁氏照顧,丁氏一開始也認為還情應當,直到她生永益縣主,父母親得到祖父母恩賜般的假期,趕到京裡來看她,母親坐在床邊和她說悄悄話:“雖然是個女兒,你也算這郡王府裡有功的人,以後拿大些,你嬸娘再寫信來煩你,隻管推了吧,她沒打好主意。”

------題外話------

保國郡王世子名叫唐彙,一開始寫成唐沐,修改不容易,就不改了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