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唐彙又跑回來,有跟的人同去解釋,憲王妃沒有多心,唐清唐彙回來道:“我們也不和婷姐定親,不過祖母喜歡婷姐,說可以在京裡給她找親事。”
張木根躊躇滿誌:“這樣啊,婷姐不回來,一定要在京裡找親事,好啊!”
他高興的叫上一聲:“明年我也學鄭留根下秋闈,春闈我也進京定親去。”
開開心心的告訴婷姐:“你在京裡等著我。”
敬安問元慧:“這個叫情深不減了吧?”
元慧嘻嘻:“這叫吹牛上天。”向唐誦看看:“誦哥定親的那個,也許是情深不減。”
敬安扮鬼臉兒:“他?你彆嚇我。”
張木根一抹眼淚,開開心心的走了,三步一回頭:“婷姐,你記得等我啊。”
元慧取笑他:“婷姐明天還上學呢,明天不走,後天也不走。”
張木根縮脖子看她:“好嚇人,你明天不走嗎,後天也不走嗎?”說完一溜煙兒的跑了,元慧象征性的舉了舉拳頭。
還想作勢追一步,黎氏來喊她:“慧姐,我們的當家人,快來,要管家了。”
唐清趕快道:“給我好吃的。”
唐彙道:“我要果子。”
黎氏笑著:“不是這個管家啊,是這家裡的三奶奶回來了,管家的人難道不見一見。”
敬安郡主聽聽這事情像是很大,肅王府重新從太宰衙門挑了人進家,孟奶娘讓郡主學訓話,說這種事情不能馬虎。
敬安道:“我請客,咱們出門吃。”
唐清跑的最快:“我給祖母買個古董,給祖父買個古董,給父親買個古董......”
唐誦聽不下去:“你怎麼就認得古董,”他尋思一下,瘋瘋癲癲請客,得花她一大筆,咧嘴笑道:“我給表姐買個大頭麵。”
敬安郡主停下腳步:“不行。你哪裡有情深不減,我不請你。”
唐誦想想:“那我買珍珠、金絲,這總行了吧?難道你忽然小氣,要知道小氣鬼兒的綽號叫瘋瘋癲癲。”
敬安道:“這個行,你也買古董吧,我倒願意花。”
她和婷姐走在一起,推敲張木根是不是情深不減的人,唐誦和三個小縣主走在一起,東陽小縣主悄悄道:“珍珠和金絲分我一些,我穿好珠花後給你。”
她小麵容上亮著:“我幫母親穿過呢。”
唐誦忙看敬安:“她沒聽到吧。東陽你小聲些,彆讓她知道。”
婷姐這個時候也和敬安小聲道:“珍珠和金絲買回來,可以自己穿珠花喲,誦哥兒才是情深不減。”
敬安和她咬耳朵:“他親手做首飾,我請客。本來嘛,送人東西還買現成的,這叫裝模作樣,你說對不對?”
婷姐哈的笑出來一聲。
跟著唐清到古董鋪子裡,敬安不會忘記元慧,讓婷姐幫忙挑一件給元慧。
元慧此時在正廳上,居中高坐的她讓郭氏很不舒服。
郭籬也愕然,這這,好像不對吧。晚輩坐中間,長輩坐兩邊,中間為上,兩邊是下首。
甄氏一團歡喜的介紹:“老太爺有話,祖母去世的那年有吩咐,秀姐管家以後,就是慧姐管家。慧姐,三嬸兒回家來,你說幾句吧。”
郭氏板起臉,這是下馬威嗎?這種讓長輩坐下首的下馬威也太離譜,這個家不是素來講究夫子規矩的嗎?
郭籬也忍不住開口,果然丟官倒運的到處看臉色,這元家二奶奶是欺負人吧?他看不見也就算了,舅爺在座哪能不說話:“雖說老太太臨終有話,可是二姑娘還小呢,如何管家。”
黎氏幫忙確認這事:“這是真的,家裡來的客人全是二姑娘的好人緣兒,二姑娘自從回家招待這有幾個月,好著呢。”又道:“秀姐以前管家時,也和慧姐差不多年紀。”
郭氏冷笑:“我們的家事你倒是懂。”
黎氏愣上一下閉嘴。
元慧擺擺小手:“我來說吧,母親讓我來和三嬸說話,是要我發出賬目,把三叔三嬸出門後這幾年的收息分給三嬸?”
甄氏笑:“正是這話,你不發出來,怎麼把錢給你三嬸?”
郭氏和郭籬聽聽,給錢是好事情,先看看再說。見到丫頭搬出賬本來,元慧核對數字,又請母親核對一遍,拿出現銀給郭氏。
郭籬就沒說什麼,他是元秀出嫁前的那一科中的官,當年帶著元運夫妻上任,因為有衙門住址,那兩年的錢由元秀發出來,有合適的人就送到郭籬衙門裡。
有一年元運收了,有一年元運說在外麵花用足夠,讓家裡先收著。
元秀定親的那一年,本來元運說回家來看看,當年的錢,元秀就沒有讓人送出。
然後元連被雲展提前接到京裡過年,元老太爺寫信讓元運直接進京不要回家,老太爺的脾氣,信裡沒有炫耀孫女兒定門好親。郭氏樂得不在天冷趕路,留在郭籬衙門裡,當時和郭籬妻子忙著商議摟錢,她後知後覺的知道元秀高嫁。
元運進京後知道侄女兒就要高嫁,覺得身份立即和彆人不同,浮淺在這上麵,不是浮淺的寫信和郭籬同喜。
元秀成親他和元連都在京裡碼頭接船,都沒有趕回家迎親送親,也就沒讓郭氏急急回家。
如果讓郭氏從郭籬衙門回家送親,也抽不出人手接她。
這算起來有幾年的收息可以分給郭氏,甄氏一筆不少的寫在賬本上,慧姐如今管家,確實要經慧姐手發出來才行。
郭氏覺得滿意,暫時把元慧管家的不悅壓在心底,元慧又讓拿出一樣東西:“這是大姐出嫁時,從聘禮裡抽出來,這是三叔三嬸的那件。”
是個琉璃的燈盞,郭籬也看呆住,估算著這燈的價值。
客人沒走,就沒有多餘房間,不過讓郭氏一個人住在外麵,她是個婦人這不合適,甄氏在收到老太爺書信後,擠出一間房,但不是在三房裡,在二房院裡。
當家的人為表示隆重歡迎,元慧陪著郭氏回房,甄氏讓跑生意剛好回來的娘家兄弟陪郭籬說話。
郭氏從甄氏的正房裡走過,不悅有所添加,她看到甄氏房裡擺著碧玉盞、玉蓮花、瑪瑙插屏等等一看就名貴的東西,郭氏沒離家時二房沒有這些東西,而二爺沒有當官,甄氏不可能有得到這些東西的途徑。
郭氏難免懷疑甄氏昧下公中的東西,秀姐高嫁據說聘禮多多。
她想不到這是甄氏進京回來得到的禮物,三個馬車裝大箱子,元慧十個箱子占一車,另外兩車是公主、元秀及京裡皇親贈送。
白玉蓮花天然一抹暈紅,巧手匠人雕出白蓮中的一個紅蓮,水頭兒接近無暇,這是敬安郡主贈送。
郭氏對琉璃燈盞的喜愛下去不少,離家前對元秀管家的不滿半點沒少,隻是換成元慧。
她嘀咕道:“秀姐出嫁,老太爺不在,這家應該由你和我共同掌管,哄誰呢,把女兒喊上來做管家的人,這是徹底斷絕我管家的心?二嫂這心思也太細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