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和元秀齊聲道:“綠竹你晚上回家好好同他算賬,陪姐妹們最大,以後再不許這樣和孩子爭風。”
綠竹笑的不行:“爭也罷了,又沒爭過,讓我笑會兒,哈哈哈哈,”
笑的差不多,道:“感慨發過,就幫我寫話本兒了。”
燕燕和元秀再次異口同聲:“這是他的正經事。”三個人嘻嘻哈哈又是一頓大笑。
黃英如今是管事的,在房外侍候照看茶水飲食,見到高夫人進來,急忙回話,元秀說請,高夫人笑道:“我聽說你有興致,就跟來了,隻不知你要幾天呢,要不要湄姐來侍候?”
元秀道:“隻今天一天,小人兒家家的自有吉兆,多求像多擔了莫明的心。明天讓湄姐去給祖母請安吧,家裡走了英哥龍哥傑哥,像少許多人。”
高夫人笑道:“那我陪你到晚上,為我女婿多敬幾回香。”
燕燕綠竹都沒有問為什麼她出家門沒帶上高湄,高夫人更不會解釋她自己認為這樣方便說話,她往大雄寶殿敬一回香,回來四個婦人閒閒說話,高夫人東扯西問的,假裝說到今年秋闈:“往年你家招待秀才頗多,不知今年還這樣行事嗎?”
元秀道:“那是當然,一來給我們新集學裡秀才有個住處,二來我婆婆要照顧的外省人家,每科也有許多人進京,這必要安排。”
高夫人假裝羨慕:“是啊,這也是積德行善的好事情呢。我家雖不敢比,我這幾年也學著你招待家鄉秀才們,讓他們也安安心心趕考,能得功名我積下功德。”
下午她們散開各回各家,高夫人等不及,往刑部來見高名英:“可巧兒親家母今天在寺廟裡為龍哥敬香,我想這是絕好的時候,她麵前人少好說話,我就去問了,新集秀才們照舊招待在家裡呢,現在隻有一樣,你說的那個小子叫來寶的,他這科能中嗎?”
高名英道:“這我就說不好,不過你先問好親家府上這便好了,來寶隻要中秋闈,他就得進京。到時候看看他怎麼對湘兒,有無情意一看便知。”
高夫人猶豫不決:“我不嫌女婿家窮沒身份,隻要是個正派人,但是不是為湘兒再在京裡子弟中間想想主意?”
高名英無奈:“你看湘兒眼睛看得進去彆人嗎?”
高夫人頓時來脾氣:“柏署去西北的時候,湘兒擺宴為龍哥送行過,又為他送行,柏署帶來十幾個兄弟,我問了問,有兩個不出京,我就說沒事來玩,結果真的來了,我坐著的時候,湘兒還有個姑娘模樣,管事有事讓我拿主意,我就離開半炷香,再回來的時候,湘兒帶他們去跑馬比試去了,那一頭一臉的汗,誰家正常小子相得中她?我就說趕緊下來往廚房裡做菜,就做你的拿手菜,湘兒就當著兩個小子麵說她做的菜,這兩個不配吃。”
高名英忍俊不禁。
高夫人說到這裡軟了下來:“唉,我就問她誰配吃呢?配吃的人在哪裡?湘兒說自有配吃的人。唉,”
在聽到丈夫說高湘喜歡來寶以後,高夫人有無數次想通,沒兩天又想不通,此時她又想通了,向著公案後的丈夫深施一禮:“有勞你為這不省心的女兒操勞,有勞你肯在女兒親事上讓步。”
世家高家,刑部尚書之府第,在女兒親事上還不挑著找嗎?
高名英也歎上一聲:“我不讓步又能怎樣,家裡比湘兒年紀小的姑娘都生下孩子。”
高夫人又開始遲疑,她為女兒的心七下八下不消停:“要說今年有些不順,龍哥帶兵去西北,湄姐親事推遲,這來寶他行嗎?”
“行與不行,也隻能試上一試。”高名英道:“秋闈還沒有開始,你想太多無用,看他秋闈中與不中,我調他試卷來看過再說。”
高夫人說聲告辭就要回家,高名英又喊住她:“這話你沒和湄姐說吧?”
“沒說,我今天見親家就沒帶上她。”
高名英點點頭:“湄姐懂事嘴緊,給龍哥我半點不低。不過先彆告訴她,如果需要她說話時,再告訴她也不遲。”
高夫人應是回家。
燕燕回店鋪以前拐了個彎,欒英向家裡問好雖隻一句,也去告訴公婆,南陽侯在衙門裡,南陽侯夫人沒完沒了的問話,想知道欒英最新情況,又幾時回京,燕燕就現編給她聽。
說話間,馬為夫妻進來道謝,和雲龍來信一同進京的,還有馬文吳司家信,雲展今天命人送來,馬文自然說天天讀書這樣報喜的話,又誇平西郡王府招待的好,當表叔是親戚,順帶把自己和吳司也當成親戚對待。
馬為道謝過不便久待,姑太太馬夫人留下來奉承燕燕,奉承祁家舅爺,燕燕坐上片刻回店鋪。
第二天臨江侯世子夫人,吳司的母親來謝她。
燕燕就把禮物讓人送給元秀:“誰的功勞誰認領,我不白白擔情分。”元秀隨便留下一樣,餘下的退回來。
秋闈很快到來,高名英隨便找個理由,刑部公差以媲美兵部快馬的速度從新集調來一批試卷,其中就有來寶的,高名英看過後,回家對妻子道:“主考官隻要不糊塗,這小子本科能中。”
高尚書的速度太快,外省秋闈還沒有閱卷結束,那這試卷怎麼能進京呢,現抄一份。
再次消息來時是十月裡,雲龍還在西北周旋不肯這就開戰,為戶部調撥錢糧爭取更多時間,高名英收到舒來寶中了的消息,高湘也消息靈通,同一天收到元弓來信:“來寶和我都中了,等著吧,我們就要進京去了,你答應進京後請我和求弟、來寶吃好吃的,可不許忘記。”
高二姑娘的眼線到處都是,對著元弓多喊幾聲舅舅,說聲舅舅和來寶哥哥招待我,等進京春闈時一定告訴自己,早早做招待的準備。
說的殷勤之極,元弓想盛情難卻,就寫了信來。
至於其它的女兒心情,高湘難為情說出來,元弓大大咧咧沒看出來,也不會平白無故的把一個姑娘和一個小子往一處想。
高尚書家和舒縣令家,一般沒人往兒女親事上想,何況少年男女天真爛漫的,沒有歪心思。
信交給牛文獻發出,係兵部快馬。
為什麼大刺刺沾兵部的光,元弓自回內陸還沒有見過姐姐,借春闈就可以見姐姐,元秀也頻頻關切讓他秋闈中後就及時寫信,放榜當天元弓就寫信,當天就交給牛文獻。
高湘明知道來寶不可能第二天就進京,可她第二天還是興衝衝的帶馬出京,站在官道上眺望。
自此,每天都來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