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出風頭,不敢惹(1 / 2)

胡小曼眼露欣喜,連忙說:“青青,那你彆撿柴了!玉芬,你也彆撿了,跟青青一起摘這些花苞。”

會醫術的人,對在鄉下的知青來說太重要了。

陳玉芬點頭應下,“好,我把這捆柴放好,就跟青青一起摘。”

徐青青采摘飽滿的花苞,藥效更好。

劉暖暖臉憋得通紅,她想奚落徐青青,沒想到又讓徐青青出風頭。

眼看著大家對徐青青客氣,劉暖暖當然不能讓徐青青好過。

“青青,你外公去世的時候,你年紀小,怎麼會醫術?以前咱們一起玩,我也沒看你學醫啊!看病,可不是咱們小時候過家家,人命關天,不能鬨著玩。”

所有人聽到這話,都愣住了,旋即心底都犯了嘀咕。

尤其是中醫,當然老中醫的醫術值得信賴。

徐青青太年輕,而且外公早逝,不可能學到醫術。

被劉暖暖當麵質疑,被其他知青懷疑,徐青青不卑不亢,笑了笑。

“我三歲就會背誦湯頭歌,六歲跟著外公學習,我十歲就會把脈了。即使外公去世,我已經跟外公抓藥治病兩年了。”

“我很年輕,大家不相信我,也很正常。我采摘一些藥材,製作止血藥。馬上秋收了,難免會有劃傷割傷,能用得上。”

被彆人否定,徐青青並沒有著急慌忙爭辯,而是實事求是。

總歸這些人能夠用得上止血藥、消炎藥。

鄉下這些地方,小傷,都是用草木灰。

或者隨便從地頭薅幾根蒲公英之類的咬碎,糊在傷口上。

陳玉芬不顧其他人的懷疑,笑著說:“青青,我經常肚子疼,但又不是很疼,平時忍忍就過去了。是不是也有蛔蟲啊?”

徐青青沒說話,拉過陳玉芬的手腕,開始把脈,然後又詢問陳玉芬疼痛的部位,並且親自按壓檢查。

“應該是有蛔蟲。”徐青青回答。

陳玉芬笑笑,“彆人不信,我信你。青青,回去你給我熬藥,我喝。”

麵對陳玉芬的信任,徐青青內心一暖,她一定不辜負陳玉芬的信任,“好,我保證能給你治好。”

見有人願意嘗試,大家也不再用懷疑的目光看向徐青青。

她們等結果,再評價。

一時口快,得罪徐青青,萬一她真會醫術,她們生病了,怎麼好意思找徐青青給她們看病呢?

趨利避害,人的本能。

男知青們從村裡借來獨輪車,把這些柴火拉回知青點。

這裡的冬天太寒冷了。

沒有足夠的柴火,冬天很難熬。

晚飯,還是玉米糊糊,而且比早飯和午飯更稀。

好在他們在後山采摘野菜,焯水之後,放在玉米糊糊裡麵。

不頂餓,但能騙肚子。

采摘的花蕾,臨近花期結束,而且花蕾有點小,但並不妨礙使用。

徐青青把這些東北蛔蒿花蕾放在竹編筐裡,等陰乾之後,才能用。

油燈的油,也要花錢買。

太早睡覺,又睡不著,就在知青點的院子裡燃個火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