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這點火光,有的納鞋底,有的聊天,三三兩兩靠在一起。
徐青青則是在用稻草編成稻草席子,用於晾曬藥材。
陳玉芬幫忙,兩個人配合,速度很快。
胡小曼在納鞋底,麵露不解,“青青,你們編這個稻草墊子有點薄,有什麼用啊?”
徐青青笑笑,“明天我和玉芬姐想去采摘藥材,這東西用來晾曬藥材。”
“藥材?”胡小曼一愣,“你們想采摘藥材,賣錢嗎?以前我們也想過,但弄過去的藥材,沒有處理,不值錢。”
徐青青笑笑,“李支書得知我會采藥,讓我和玉芬姐帶著他女兒試試。”
胡小曼一愣,旋即明白過來,其中可能有事兒,“行,你們去吧,反正知青點也沒事兒。”
第二天吃過早飯,新來的知青昨天下午砍柴,爬山,累得渾身疼。
劉暖暖看著徐青青和陳玉芬背著背簍,拿著繩子和鎬頭離開。
她叫上王巧玲,“巧玲,咱們也去看看。”
“要去,你去,我胳膊疼。”王巧玲拒絕,閒得沒事乾,給自己找罪受。
劉暖暖又叫了其他人,都叫不動。
一氣之下,劉暖暖跺了跺腳,挎著籃子,看著柴刀,不遠不近地跟著。
這些懶貨,就會偷懶,有好事兒,也輪不到她們。
李秀芳背著背簍拿著鎬頭,跟徐青青介紹大李莊的後山。
一邊爬山,陳玉芬好奇地問:“青青,我們能挖到人參嗎?”
“這……”徐青青哭笑不得,“玉芬姐,你真當人參是大白菜呢?野生人參,可遇不可求。尤其是上了年份的,更難尋。”
李秀芳也附和著,“以前或許還好找,現在很難了。”
徐青青歎息,“早些年中醫被人說是‘四舊’,是被清除的對象,被一些彆有用心的人帶歪了。其實歸根到底,是遏製中醫的發展。”
“用中醫看病,很多病症,隻需要幾把草藥就能解決的。既方便,又省事,還省錢。這些年,那些汙蔑中醫的說法,不攻自破。”
李秀芳點頭,讚同徐青青的看法,“自從隔壁的小李莊的村醫去世之後,我們周邊幾個村的人,小病靠撐,大病也隻有少數送去城裡醫院,大部分隻能在家裡等死。”
“青青姐,你彆擔心。其他地方怎麼樣,俺們管不著,但在咱們大李莊,隻要你真的能給人治病,我爹就能護著你,不會讓人找你麻煩。”
人吃五穀雜糧,天氣變化,都會生病。
醫術高超的大夫,三副草藥吃下去,基本上都能看好。
去年大雪封山,村裡有個三歲孩子高燒不退。
村裡的男社員連夜輪流背著孩子去城裡,但還是晚了。
如果小李莊的老大夫還在,如果他們村裡有退燒片,或許那個孩子就不會死。
“感謝李支書有遠見,是個非常好的村乾部。”徐青青之所以給李支書送禮,也知道李支書是個能人。
隻是這個人吧,比較圓滑。
有好處的事情,他願意乾;沒好處,他懶得管。
就算她不教李秀芳認識藥材,炮製藥材,明年李支書也想辦法把女兒送去參加縣裡赤腳醫生培訓。
昨天她故意提出來教人認識藥材,炮製藥材,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價值,展現實力。
村裡再有人對她使壞,至少李支書會出麵幫忙。
“我們運氣真不錯,第一天采藥,就遇到了好東西。”徐青青指著偏僻半山腰的樹林裡露出一串串紅色的小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