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山裡的驚喜(1 / 2)

跟著徐青青,一起走到一處比較陡峭的山坡。

李秀芳眨眨眼睛,“這東西在我們當地叫五梅子,紅彤彤的,挺好看,但不好吃。”

徐青青笑笑,“中藥學名叫五味子,咱們這邊生長的五味子質量更好。”

五味子科五味子,屬落葉木質藤本。

幼葉下麵有柔毛,葉片為膜質,寬橢圓形、卵形、倒卵形、寬倒卵形或近圓形。

花為粉白或粉紅色,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

小漿果為紅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現在正是采摘的季節。

“既然這麼好,那還等什麼!”陳玉芬催促,她個子高,伸手摘高處的五味子。

李秀芳挪到另一邊采摘,徐青青負責采摘低處的五味子。

徐青青一邊摘一邊叮囑,“摘的時候,小心點,彆扯壞了枝條,明年還能繼續長。”

野生的藥材比養殖的藥效好,要保護這些多年生的草藥。

很幸運,這裡有一片顆粒飽滿的五味子。

她們的背簍裝滿了,居然還沒摘完,下午還能摘三筐。

李秀芳激動,“青青姐,咱們現在回家,吃過飯,下午再來摘。這些新鮮的藥材,怎麼處理?”

徐青青想了想,回答:“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蒸製法。清除雜質之後,晾乾之後,放在大火上蒸,讓其變軟,然後晾乾備用!”

“蒸製後的五味子更容易入藥,還可以增強其補益養生的功效。”

聽著徐青青的介紹,開朗的李秀芳,又好奇地問:“青青姐,除了蒸製法,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徐青青點了點頭,“炮製五味子,常用的有6種方法。”

“還有一種是泡製法,將五味子放入清水中,浸泡6~8個小時,然後將水倒掉,再衝洗一遍。這樣可以洗掉五味子表麵的雜質,使其乾燥,方便保存。”

“還有炒製法,湯煮法,還有浸酒法,炙製法。其中蒸製法簡單,最節省時間,用途很多,藥效好。”

李秀芳隨著徐青青的回答,越來越驚訝。

“青青姐,我現在相信,你會處理藥材,也會醫術。”

徐青青笑了笑,“其實我隻能治一些小病,畢竟年輕,大病我也不敢上手。”

“不過處理這些藥材,我非常在行,而且我也有自信能夠做好。”

李秀芳眨眨眼睛,內心更加好奇,“青青姐,我們這三筐五味子,估計八十多斤左右。蒸過曬乾之後能賣多少錢一斤啊?”

徐青青回答:“這邊的藥材價格我不清楚,不過五味子是這邊非常好的藥材,價格應該不低。”

她們直接把藥材背到了村委。

李支書看到采摘回來的藥材,得知需要曬乾之後,再蒸,然後再晾曬。

當即就把他們領到了村委旁邊的幾間房。

以前人民公社,吃大鍋飯。

留下來的大鍋大灶,甚至還有大蒸籠。

過年過節的時候,村裡麵煮殺豬菜,也用這些大鍋大灶。

這裡乾燥通風,把五味子放在這裡通風晾乾。

中午知青點不再喝玉米糊糊了,而是一人兩個玉米窩頭,搭配鹹菜。

剛蒸好的,還有玉米的香味兒,味道還可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