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該問的不要問(1 / 2)

農具廠還專門派拖拉機,送他們回去。

李支書趕著牛車,帶著周會計,一路暈乎乎的。

“周老弟,以前我知道讀書好,隻知道招工至少需要初中畢業。”

“我砸鍋賣鐵,讓大勇上了高中。現在進廠當了工人,我以為到頂了。”

“可現在看看大勇這孩子,還是一級工,還在跟著師傅學習手藝。可你看顧衍和趙玉成,不愧是大學生啊!”

“就因為對象徐青青搓玉米手疼,一個下午就畫出來圖紙,今天上午就做出來樣品,當場改進,成功弄出來手搖玉米脫粒機。”

周會計感慨,“讀書跟讀書不一樣,人的腦子跟腦子也不一樣,要不然怎麼有天才呢?”

“今天下午製作的三十個手搖玉米脫粒機,都給咱們了,一分錢不要。咱們這次可真托了徐知青的福。”

李支書點頭,繼續趕著牛車,“是啊,本來我看徐知青會醫術,已經很厲害了,沒想到對象更厲害。”

周會計哈哈笑道:“英雄難過美人關,人家是大學生,還對徐知青念念不忘。咱們可得上心,保護好徐知青。”

“這要是出事了,這顧衍還不知道能乾出來什麼事兒呢!有文化的人,狠起來,可比我們這些大老粗嚇人。”

李支書深以為然,“說得是!”

顧衍、趙玉成跟著拖拉機過來,把三十個手搖玉米脫粒機直接放在了打穀場上。

最先收獲的玉米棒子已經曬乾了,直接把玉米棒子放進去,然後搖動把手。

玉米粒嘩嘩掉落,然後幾個呼吸的功夫,一個玉米棒子掉下來了。

最小頭那邊又小又癟的玉米粒沒弄下來,專門用手扣下來,特彆省事兒。

大家覺得新奇,都過來試試。

三十個手搖玉米脫粒機被一搶而空,特彆新奇,而且效率奇高。

即使力氣弱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使用。

李秀芳朝著顧衍豎起大拇指,“顧同誌,你真厲害。我們昨天就抱怨兩句搓棒子不容易,你就弄出來這樣的好東西。”

“你搞科研,將來一定能夠大有成就,一定能夠成為國家棟梁。”

顧衍笑笑,“過獎,我隻是有感而發。人民需要什麼,我們搞科研的就弄什麼。”

徐青青仰慕地看著顧衍,因為她的電報及時,顧衍沒有出車禍。

顧衍還是健康的,而且跟著教授學習搞研究。

憑借顧衍的聰明才智,將來一定能夠成為機械領域的專家。

徐青青此時還不知道自己的猜測太保守了,顧衍的研究可不僅僅在機械,在材料學和工業設計等方麵,都有卓越的成就。

前世顧衍雖然癱瘓,但在國外,顧家有錢,為了防止顧衍無聊,專門給他組建實驗室,研究出很多成果。

不僅如此,顧衍涉獵很多領域,喜歡看各種資料,對未來的生物,化工,機械等方麵研究方向很了解。

整個大李莊都知道了,顧衍又給村裡弄好東西了。

中午下工的時候,大家沒急著回家吃飯,而是跑到打穀場,爭搶著用手搖玉米脫粒機搓玉米。

不得不說,這樣的一個手動工具,讓人們內心燃起對知識的敬意。

對文化人更加敬佩,回到家對孩子要求高了。

等農忙假結束之後,督促孩子好好讀書,好好上學。

有知識的人到底不一樣,腦子太好使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