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洛兒掉崖離他而去的那個噩夢,那根本不算夢,那是發生過的事實,因為念念不忘,所以不斷的在腦海裡重複。
一個,是連清成了洛兒,笑著和他說再見,最後再度離他而去。
連清是洛兒,這一點尹莘玦此刻十分確定,而她再度離他而去,就好像對應了洛兒現在的身體,如果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她仍活不了多久。
還有一個,便是與他現在完全不同的生活。
那是最荒唐的夢,尹莘玦一開始並不相信那個夢的真實性。
直到,山賊找上了他,他被山賊圍困,險些一命嗚呼之時,洛兒挺身而出。
夢裡,是杏櫻救了他,現實中,這是杏櫻的計劃,如果不是計劃突生變數,那救下自己的人,就應該是杏櫻。
如此,夢裡的皇帝,是否也真的對應了現實中的皇帝?
“玦兒也有二十五歲了吧。”
“回父皇,兒臣二十四歲。”
前兩個月剛滿。
皇帝記不清他的年齡尹莘玦並不意外,也不覺得失望,沒有期望,何來失望?
“二十四了啊……”皇帝的聲音有些綿長,“朕還記得你剛出生時嚎啕大哭的稚嫩模樣,轉眼,竟然已經二十四歲了,時間過的真快。”
“……”
尹莘玦沒有回答,皇帝不會無緣無故提起他的年齡,他更願意相信,他說這話,隻是在為他後來要說的話做鋪墊。
果然,皇帝等了一會兒。沒等到尹莘玦的回答,自顧自的再次開口,“你可知朕二十四歲時,你幾歲了?”
先皇去世的早,皇帝即位時才十六歲,十七歲那年有了大皇子,同年二皇子也呱呱墜地,尹莘玦排行第九,他出生那年,皇帝正好二十三歲。
“兒臣不知。”
尹莘玦恨皇帝從不是一日兩日之事,當年杏洛之死給他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一蹶不振,一心隻想跟著杏洛離去。
連命都不在乎了,他又豈會在乎那些尋常的禮節。
皇帝勃然大怒,道他離經叛道,被兒女情長縛住了手腳。
他出言反駁,用母妃的死噎的皇帝無話可說,最後惱羞成怒才要處死尹莘玦,幸得太後不忍,將他護了下來。
彆看尹莘玦不受寵,但他的母妃,可是當年榮寵加身的寵妃。
尹莘玦的母妃出身微寒,從小被賣到了青樓學藝,撫琴算得上一把好手。
當年皇帝微服私訪,去到青樓,一眼便看中了正在彈琴的那個女子,隨後不顧眾大臣的聯名上奏,毅然決然的將尹莘玦的母妃帶回了宮中,為她破例,直接封了妃子。
佳人在側,後宮千奇百怪的花蝴蝶便再也入不了皇帝的眼,當年就連民間都盛傳著妖妃當道,禍國殃民的說法,足以證明皇帝對尹莘玦母妃的喜愛。
可惜好景不長,那時的皇帝也不過掌權幾年,還未完完全全將權力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