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尹莘玦母妃的受寵就引得眾大臣心生不滿,但太醫斷言尹莘玦的母妃是不孕體質,生不了孩子。
這些人雖不滿於皇帝的露水三千隻取一瓢飲,但又想到尹莘玦的母妃無法生育,便是再受皇帝寵愛,遲早有一天,皇帝會膩煩沒有為他生下一兒半女卻逐漸人老珠黃的嬪妃。
可誰曾想,尹莘玦的母妃入宮兩年後,竟然離奇的懷孕了!
皇帝高興的找不著北,就算不能行房事也每夜留宿於尹莘玦母妃的宮中,不曾踏出其她嬪妃宮中一步。
這樣萬中無一的事件讓許多大臣開始擔憂了起來,誰也不願意看著自己的女兒夜夜獨守空閨再次聯名上書,強編了一個尹莘玦母妃與宮中侍衛私通的罪名,逼迫皇帝殺了尹莘玦的母妃。
皇帝一開始根本不相信這些胡編亂造的謊言,但隨著時間越長,大臣發難越發的頻繁,皇帝被他們擾的心煩意亂之後,逐漸的,開始相信了私通之事。
但他還未來得及有所動作,尹莘玦的母妃卻突然早產,強行生下了尹莘玦之後,自己也難產而死。
她臨死之前最後的願望,是希望皇帝能饒了尹莘玦一命。
皇帝那時還對尹莘玦的母妃有感情,所以答應了下來,將尹莘玦隨意丟給了一個奶娘,不主動殺了他,任由他自生自滅。
所以尹莘玦小的時候,也被宮裡人叫做雜種。
既然是雜種,那便不會造成任何威脅,最大的威脅已經除掉了,便無人再顧尹莘玦的生死。
直到尹莘玦五歲那年,皇帝突發奇想,來了次滴血認親,這才發現,尹莘玦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可那時,皇帝已經有了新的寵妃,而且,當年若不是尹莘玦執意要如此著急的來到這個世上,她的母妃也不會因為難產而死,所以皇帝打心裡,是厭惡這個兒子的。
即便他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但他兒子眾多,又何必在乎這一個?
但到底尹莘玦是真正的皇子,從那以後,他的生活要比五年前好了不少。
可就算如此,他還是那個不受寵的皇子,幾年難得見到父皇一麵,有爹和沒爹似乎沒有什麼區彆。
尹莘玦無疑是恨他的父親的,不僅僅是他沒有儘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更是因為他沒有儘到一個做丈夫的責任。
明知尹莘玦的母妃是無辜的,卻被謊言和流言蜚語衝昏了頭腦,如若不是他要處置尹莘玦母妃的消息傳到了他母妃耳裡,母妃又何至於急火攻心急衝衝的想要去和皇帝解釋,結果一腳踩滑,導致早產?
但尹莘玦知道母妃愛皇帝,不希望他報複皇帝,當年若不是皇帝將她帶入了宮中,他遲早有一日,會從賣藝到賣身。
所以尹莘玦從未想過報複皇帝,他隻是,不願意承認自己這個父親。
直到洛兒也因為皇帝的關係死了,尹莘玦終於爆發。
他將洛兒與母妃的死都歸結到了皇帝的身上,怨恨,咆哮,將本就如履薄冰的父子關係,推進了萬丈深淵。
如今,看起來相安無事,也不過是表麵和平。
所以不是真不知道,尹莘玦隻是不願意和皇帝故作父慈子孝。
“父皇需要兒臣做什麼,不妨直說。”
他懶得客套,有這個閒工夫不如早點帶禦醫回去看看洛兒,和皇帝待在同一個地方久了,空氣會越來越臭,呼吸也會變的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