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小白的霸業達到頂峰還不是召陵之盟,而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會盟,是在召陵之盟之後的五年。此次會盟的契機在於一個失寵的王子,姬鄭。此時周天子是周惠王(五代目),他爹周釐王上台沒幾年就去世了,就把位子傳給了他。姬鄭雖然是太子,不過他爹並沒有多喜歡他,他的後媽為了自己兒子的前途,一直在周惠王跟前碎碎念,想讓周惠王立自己的兒子王子帶為太子,姬鄭的處境非常尷尬。
召陵之盟後,齊桓公派大使隰[xí]朋到周朝彙報製服楚國一事,周惠王非常開心,但當隰朋要求拜見太子,周惠王馬上變了臉色,不情願地讓人把太子叫來。細心的隰朋察覺到了其中的端倪,回國後向齊桓公彙報了太子鄭的處境。
齊桓公於是和管仲商議,太子鄭是正統繼承人,理應支持,管仲建議齊桓公組織一次諸侯大會,請太子參加,借此向周惠王表態,堅決擁護太子。於是齊桓公上書周惠王說:“我們幾個做手下的想先會會少主,還請大王恩準。”周惠王沒有辦法,知道齊國實力強大,惹不起,隻好答應。
公元前655年,齊桓公組織了首止之會,參會的還有宋、魯、陳、衛、鄭、許、曹,等到太子鄭過來,齊桓公帶著諸侯以臣子身份拜見,太子鄭十分感激。齊桓公為了表示對太子鄭的愛戴,於是留太子鄭在首止待了好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