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昭侯不甘心找到範鞅說:“當初說好的,怎麼又不打了?”範鞅和荀寅備好了說辭:“我們和楚國有友好協議嘛,突然打人家不好,我給你出個主意,這次會盟楚國小弟沈國沒來,你去打沈國,楚國肯定會出兵攻打蔡國,到時候你向我們求救,我們就有理由出兵了。”蔡昭侯信以為真,回去後組織兵力滅亡了沈國。
楚昭王知道小弟被打死了,非常生氣,派囊瓦發兵包圍了蔡國。蔡國向晉國求救,被晉國找各種由頭搪塞過去了。蔡昭侯這下知道晉國人隻是在忽悠自己,但現在楚國大軍壓境總要想辦法渡過難關,思來想去隻好向吳國求救。不過這次即使蔡國不求救,吳國也會出手的。
吳王闔閭認為伐楚時機已到,找來伍子胥和孫武商議,他們二人回答說:“楚令尹囊瓦貪財無道,蔡昭侯和唐成公都恨透了他,我們此時聯合蔡、唐兩國,大舉進攻楚國,必能獲勝。”蔡、唐兩國國君被囊瓦扣留了三年,本就想著報仇,於是和吳國一拍即合,聯合起來對付楚國。
就此次出兵路線,伍子胥建議從長江水路進攻楚國本土,圍楚救蔡,而孫武認為從長江水路逆流而上不利於作戰,他建議饒路到蔡國,屆時聯合蔡、唐兩國軍隊從蔡國由北向南閃襲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
吳王闔閭采納了孫武的建議,於公元前506年冬天,親自掛帥,伍子胥、孫武為大將軍,弟弟夫概作為先鋒,率領3萬大軍乘船繞道奔赴蔡國。囊瓦上次被吳國人打敗了,心有餘悸,聽說吳國大軍出動了,便放棄了對蔡國的圍攻,撤回了楚國境內準備防守。
吳楚大戰即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