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子仲尼,儒家祖師爺,被奉為至聖先師,宋代理學家朱熹評論他,“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可見孔子在曆史文化中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
孔子的祖上是宋國貴族,後來因為戰亂來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是魯國大夫,能文善武,力氣超大,曾在逼陽之戰中力舉城門,是“魯國三虎將”之一。叔梁紇到了六十多歲時,找了個小老婆顏徵,生了個兒子,就是孔子。孔子三歲時,叔梁紇逝世,顏徵被叔梁紇的大老婆趕了出去,隻好帶著孔子到了曲阜,過著艱苦的日子。
孔子十五歲時,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開始潛心學問,增長見識。孔子想走入仕途,但他的仕途是一點都不順利。孔子一開始在魯國沒有得到重用,隻做過管倉庫、管畜牧之類的小官。雖然仕途不得意,但孔子學問越做越好,名氣也越來越大,齊景公有次和晏子出使魯國還專門召見了孔子聊天。
魯三桓之一的孟孫氏掌門人孟僖子很欣賞孔子的才華,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拜師孔子學習本領。當時道家祖師爺老子在周王室做圖書館館長,孔子聽聞他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就帶著南宮敬叔前去拜訪老子。一番交談下來,老子的思想給了孔子莫大啟發,讓孔子更加潛心向學。
孔子得到孟孫氏的欣賞,本來應該官運亨通,可惜魯國這時候發生內亂,國君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為躲避禍亂也逃到了齊國。齊景公之前結識了孔子,聽說他到齊國來了,就問他怎麼治國,孔子回答了八個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文化以“禮、仁”為核心,這裡的禮不是禮貌的意思,而是禮俗,是周文化製度的濃縮,孔子極為推崇周禮,非常重視階級層次。他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很簡單,就是讓每個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職責,不要逾矩。
齊景公對孔子還是非常賞識的,準備賞賜給他田地,封他做大官,但是晏子不同意,他勸說齊景公不要搭理孔子,齊景公還是很聽晏子的話的。為什麼晏子不喜歡孔子呢,歸根結底是文化信仰不同。齊國地處東夷,保留了很多東夷部落的文化,對於周禮,粗放的齊國人隻是遵守最基本的部分,倫理觀念較為開放,商業活躍。晏子認為孔子的那套儒家做派,和齊國格格不入,如果他上台推行“禮、仁”文化,勢必會動搖齊國根基。
理念不同,晏子不想孔子在齊國執政。當然也有可能是晏子怕孔子上台後影響到自己的地位。晏子雖然備受讚賞,稱為名相,但大家可以看看,晏子執政時期,齊國並沒有強盛起來,反而逐漸亂套,晏子很多時候就靠著一張嘴提提建議,務實的政策到沒有幾條,在這點上麵,他是遠遠不如管仲的。不過在《晏子春秋》裡,齊國衰退的責任都推給了齊國國君,說他們昏庸無能。
孔子的那套思想在齊國不受待見,有人還想弄死他,他找齊景公求救,齊景公借口推托:“我老了,管不動事了,你自己保重吧。”孔子隻好逃回了魯國。
自魯三桓興起,三桓瓜分了王室的軍隊,魯國國君被架空,三桓中又屬季孫氏最強勢,而季孫氏家臣陽虎通過多年發展,成為了實際上的掌控者。陽虎勸孔子出來當官,孔子覺得“陪臣執國命”,違反了他“君君臣臣”的思想,就拒絕了陽虎。
賦閒在家的孔子帶著弟子們到處學習,編撰了《詩》《書》《禮》《樂》。陽虎對孔子仍然念念不忘,但孔子就是不見他。有次雙方在路上碰到了,陽虎又勸孔子出仕,孔子還是沒有明確表態。後來陽虎就沒來找孔子了,因為他自己要搞事情,為了加強對季孫氏的控製,他計劃殺掉三桓季孫氏的嫡子,改立庶子做接班人。但計劃沒成功,後來三桓聯合起來反攻陽虎,陽虎兵敗逃到齊國去了。
三桓專權,魯國國君魯定公非常煩惱但也無可奈何,他想削弱三桓,孔子忠君的思想很對他的胃口,魯定公於是啟用孔子為小司空,小司空是負責國內土地管理建設的,放到現在來說,應該算是部長級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