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戰國 第二十一章 秦國河西收複戰(2 / 2)

千古苒苒 遠止浮遊 2263 字 8個月前

商鞅想跑去魏國,可他曾經騙擒過公子卬,魏國拒絕了他的入境申請。無奈之下,商鞅隻能跑回封地,擁兵造反。商鞅的軍隊兵很少,幾下就被秦惠文王派來的正規軍給打敗了,商鞅本人戰死。商鞅的死對頭們還不解恨,把他的屍首帶回了都城鹹陽,在鬨市裡車裂示眾。法家大牛就這麼死了,但他的變法秦惠文王覺得還是好用的,在商鞅死後繼續保持了下來。

公元前334年,連續遭受重大失利的魏惠王再也牛不起來了,帶領著原來的一幫小弟,到徐州去找齊威王,要尊他為王,齊國此時的實力確實可以排行榜首,但齊威王不敢獨自稱王,便承認了魏惠王的名號,兩家一起當王(此前楚、吳、越在春秋時期已經稱王了)。在這之後,各國紛紛效仿,全然不顧及周天子的臉麵了。徐州相王也是魏國最後的體麵時刻了。

公元前332年,秦國變法積累不少家底,秦惠文王認為收複河西的時機來了,就派公孫衍攻打魏國重地雕陰(今陝西甘泉南),魏將龍賈帶兵防禦。經過長達兩年的激戰,魏軍守軍基本被團滅,龍賈被俘。魏惠王迫於壓力,於公元前329年將河西之地全部歸還給秦國,向秦國求和。這次戰役史稱雕陰之戰。

此消彼長,魏國實力大減,再難限製秦國的發展。秦國則奪回了河西之地,完全掌握了東進中原的通道,占據了有利地形,入主中原

指日可待。

幾次大戰後,諸侯實力排行榜發生了大變化,齊國走上了巔峰,位列第一,製霸東方。楚國在吳起變法後實力迅速攀升,在楚威王時期國勢強大,位列第二。秦國奪回河西之地,仍然保持變法改革,實力處於上升期,排名第三。魏國連受重創,實力急劇下滑,排位第四。韓國經過申不害變法,又吞並了鄭國,實力強於趙國,排第五。趙國第六。後麵就是越國、燕國、中山國、宋國、魯國等,實力差不多。

到此處,戰國的前半篇結束,接下來各國紛爭愈演愈烈,縱橫家開始登上曆史舞台。在寫縱橫家之前,先插兩篇介紹一下這個時代的大咖,孟子和莊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