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上台後專注於國家軍事發展,很多戰事他都親自征戰沙場,但因此趙武靈王也非常憂心,他擔心什麼呢?打仗是個很凶險的事,說不好哪次就掛了,趙武靈王害怕自己死的突然,王位很難平穩地交接到繼承人手裡。
春秋戰國裡因為奪位而發生的流血事件多了去,那肯定會引起國家動亂。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趙國實力大漲,他想讓趙國繼續平穩地發展下去,便決定將王位讓給了兒子趙何。
趙國原本的太子是公子章,公子章是原配夫人生的,很精明能乾,立下了很多戰功,本來趙武靈王是很喜歡這個太子的。但原配夫人死後,趙武靈王的新老婆孟姚又給他生了個兒子,就是公子何。趙武靈王很是寵愛孟姚,但孟姚命短,死前她請求趙武靈王改立公子何為太子,趙武靈王同意了。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退位,由太子何繼位,號趙惠文王,趙武靈王還讓肥義去做趙惠文王的老師。趙武靈王自稱為“主父”,差不多就是太上皇的意思。趙武靈王本來是打算退位後,專心於趙國對外的軍事戰爭,內政就交給兒子管理。設想很新穎,初衷也是好的,但這卻為日後的內亂埋下了禍根。
趙武靈王退位後,一心發展軍事力量。當時趙國向西部拓展,占據的榆中地區已經和秦國北部的領土交壤,趙武靈王覺得秦趙日後早晚會打起來的,就想了解下秦國的情況。怎麼了解呢,趙武靈王思來想去,決定自己去一趟。
怎麼去呢?趙武靈王向秦國推薦了本國大臣樓緩擔任丞相。當初秦昭襄王回國即位的時候是趙武靈王派人護送的,帶隊的就是樓緩。秦昭襄王一方麵是感激趙武靈王和樓緩,另一方麵趙國近年勢頭凶猛,他也有所忌憚。最重要的一點,秦國現任丞相是魏冉,宣太後集團的秦國四貴老大,秦昭襄王的權力處處受到宣太後的牽製,既然趙武靈王提出了讓樓緩來擔任丞相,秦昭襄王便順水推舟同意了。